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人物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7版:新民环球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5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e生活周刊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码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年千万吨沙石渡海赶赴上海工地
——“共建之旅”第18站看南汇滨海码头架设沪浙海上货运通道
朱全弟 潘永军


  东海大桥、浦东国际机场等建设所需的大量沙石从何方运来?上海濒江临海,几百公里海岸线上的防浪水泥块又来自哪里?今天上午,本报“共建之旅”——上海边界行报道组踏访第18站位于南汇区最东侧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找到了答案。

  码头运来千万吨沙石

  “上海大建设,给我们做沙石生意的带来了商机。”2003年,浙江象山县定塘镇的罗振达来到滨海旅游度假区。他发现,这里毗邻洋山深水港,距浦东国际机场不远,内河航运也十分便捷。于是决定在此建沙石码头,架起海上货运通道,输入浙江省各岛屿丰富的沙石。

  四五年过去,罗振达“大”出来了。他现在有两条600多吨的沙石运输船,每天穿梭于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浙江省嵊泗等岛屿间;每年大约有30万吨沙石从他的码头运抵上海各建设工地,东海大桥、浦东国际机场跑道建设等,都用上了。

  记者看到,罗振达的码头东临东海,岸下即是南汇区内河航运的主干河道——大治河。码头上,传输带正源源不断地把刚从浙江运抵的石子、黄沙送上岸,不一会便堆成了小山。一辆辆大卡车繁忙进入码头,一艘艘驳船在大治河里航行。

  和罗振达一样,滨海旅游度假区的一些本地居民也看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商机,纷纷置办船只,做起沙石生意。有的还“现买现用”,做起防浪水泥块等水泥预制构件生意。目前,在滨海旅游度假区,共有大大小小14个沙石码头,每年大约有1000多万吨沙石和成千上万的防浪水泥块从这里运出,为上海大建设添砖加瓦。

  舟山人滨海生产船用灯

  滨海靠海,海上船多。浙江省舟山市六横岛的生意人蒋受良有眼光,2000年9月在滨海旅游度假区工业区内租下4000多平方米厂房,生产信号灯、探照灯、室内灯等船用灯具。

  去年一年,他的亮舟灯具制造有限公司产值达1800万元,今年预计2000万元。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使蒋受良对继续做大生意信心十足。如今,从洋山深水港码头到他的工厂不消1小时,不少灯具要出口到欧洲各国和新加坡等地,这儿陆路海运都方便。

  蒋受良生意做得顺,他非常感谢当地政府的支持。暴雨过后厂区积水,政府派人帮忙排水;厂门口的钢渣路影响通行,政府出钱铺筑了宽敞的柏油路;台风来袭吹断电线,供电部门立即出动,及时恢复了厂区供电……

  “淘金”渔船挤满出海口

  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的4月,滨海总是格外闹猛——四五十条浙江捕鳗船如期而至,在附近海域捕捉被称为“软黄金”的鳗苗。

  每当这个时候,也是滨海旅游度假区所有饭店、浴室生意最好的时节。从浙江嵊泗、平湖、苍南等地过来的渔船挤满了大治河滨海出海口,捕鳗苗后,渔民们就上岸歇脚、吃饭、买东西。

  当地居民老顾有几间门面房,每年渔民都向他租用。老顾说,浙江渔船的到来,旺了滨海的餐饮服务等行业。南汇的滨海居民和浙江的渔民们建立了友谊,大家互相帮衬。

  上海发展为浙江提供商机,浙江支持推动上海建设。沪浙两地,共建共享,未来前景更加美好。本报记者 朱全弟 通讯员 潘永军

  评论 070713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