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馆汇集“风言风语”稻田里发射第一枚火箭 胡晓晶 金志刚 朱全弟 |
除了休闲旅游,在南汇滨海旅游度假区还能一睹高科技发展的“风”采。 “风言风语” 迎风靠海,山谷风、海陆风、季风、地转风、龙卷风……自然界的各种风有啥不一样?磨面风车、提水风车、扬谷扇车……古已有之的这些巧用风力的设施怎么用?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到中国首个风电科普馆现场求解。这个专讲“风言风语”的上海风电科普馆去年3月正式开馆,就坐落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森林公园里。 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科普馆,被11台矗立着的风力发电机包围,巨大的白色三叶风车随风转动。馆内有“能源的警示”“风与风能”“风电与我们”等五大展区。目前,上海风电科普馆每年开放300天以上,年接待能力达10万人次。到2010年,上海市风力发电规模将达到20万-30万千瓦,南汇、奉贤等风力资源丰富的沿海滩涂会建起更多风力发电场,到时候来科普馆听风“讲话”的爱好者将更多。 “火箭摇篮” 很多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中国首枚火箭是从南汇滨海的稻田里发射成功的。 1960年2月19日,上海南汇东海海滨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场。这一天近午时分,云淡风轻,天气晴朗。只听见指挥员一声“发射”令下,架在发射架上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T7M吐着烈焰直射云天,“飕”一声不见了踪影……当晚T7M的残骸在预定海域打捞出水。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首枚火箭!当时的发射场十分简易,连加注液体燃料的专用设备都没有,交大的“学生兵”研制人员不得不用自行车打气筒把燃料一下一下压进贮箱之中。但就是从这里出发,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飞行高度达8000米,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本报记者 胡晓晶 金志刚 朱全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