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的身分有时很管用 高函 |
高函 (导游) 别以为当了导游就能畅游全国。事实上,每个导游服务的旅行社,都有自己的经营范围和固定线路,导游一般只能按“菜单”执行,焉能自由? 何况,再美的景点,三天两头去也就没有了新鲜感;再加上重任在肩,行程中诸事都要操心,特别带散客团时,更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你哪有时间和心思游乐? 如果说导游有职业“附加值”的话,那是在带团之余。公司为了开发新路线、新景点,每年都会组织导游踩点;各地景点为了推介,也会邀请导游参观。这才是令人羡慕的“附加值”——有吃有玩又都是同行交流,不用担心完不成任务。 然而,我更得意的,是自己在工作之余去旅游,这时我的导游身份也是有用的。 一次,我到辽宁北镇县的医巫闾山旅游。北镇是我国“五镇”之一,古老的北镇庙至今还在;医巫闾山是关外四大名山之一,奇石雄峰冠东北。可由于宣传不够,它的名气远不如千山或凤凰山。在景点检票口,我亮出导游证,这是可以免门票的。不想,景区经理见我是从上海来的高级导游,当即就为我写了一张条子,不仅可以在景区内免费自由参观,而且还好吃好喝招待。我高高兴兴地白玩白吃了一天,很是不好意思。 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筵席。临别时,经理给了我一些宣传资料。我也心领神会,回上海后,写了好几篇介绍医巫闾山的文章发表在报刊及网上,还寄了一份给他——算是投桃报李了。事后那个经理还来电话表示感谢,说是省了他一笔广告费。 还有一次,在贵州梵净山,我住在山上唯一的一家现代化宾馆里。这家宾馆由于地处后山偏僻处,生意不太好。老板得知我是导游,晚上热情地招待我吃饭小酌,连同住宿费全部免单,但请我帮他“宣传宣传”。 我回来后,设计了一个从后山上梵净山游览的路线,作为游记发表在报纸的旅游版,也推荐了那家宾馆。没过多久,老板就打电话告诉我,有人看了文章来入住他的宾馆了。 我还有集门票的爱好。利用当导游的便利,在各个旅游景点,从游客和别的导游处,我收集和交换了不少景点门票。特别是从境外游客那里收集的国外景点门票,我视若珍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