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周杰伦唱歌 戴文妍 |
我以前从来不听周杰伦唱歌,我对他是有些成见。最主要的是,我觉得他有些痴头怪脑,疯疯癫癫。那个时候,我在地铁里看他的广告,好像是什么服装的代言人,瞧他那德行,将身子弄得歪歪扭扭,站没有站相的样子,头发长了也不修剪,还耷拉着个脸,不会笑。 有一天,我打开电视,一个火爆的场景扑面而来,那些男男女女们,手里挥舞着荧光棒,声嘶力竭。高高举起的牌子上,写着“杰伦,杰伦,我爱你”,还随着台上的节拍,像水一样地晃动。再往台上一看,就是那个周杰伦,手里拿着话筒,手舞足蹈。不过,他没有在唱歌,音乐声中,好像在说着什么。说什么呢?一句也听不出,口齿含混不清,语速又快。他从台的东边说到台的西边,还跳起来说,做造型说……又突然不说了,这个节目就演完了。我当时就有些目瞪口呆,什么人哎,这也叫唱歌?就把电视机给关了。后来我继续不听周杰伦唱歌,一直对他不存好感。 今年春节,《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张艺谋的片子,是吾爱矣,就去看了。周杰伦在里面演杰王子,电影里的周杰伦,看上去有点搞笑,演技也比较生涩,不过,我觉得他态度挺认真。随着影片里响起的一阵旋律,由远而近,由弱渐强,缓缓中透出沧桑。这个时候,一个男生的歌声响起:“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就这么几句,已经将我打动。那种声音,少了一些男声的高亢,多了一种女声的缠绵,含着愁绪伤感,将一种对世事迷茫无奈的感觉带给你。里面还有几句,我以为,是王子表达对母后的深情,周杰伦不是哭泣着唱,却唱出了哭泣。整首歌委婉凄美,还有些壮怀激烈。 我这个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可以轻易地击中我,让灵魂在瞬间受到震动:一样是特别的画和照片,那里表现出的神情和色彩,会令我情不自禁,浮想联翩;另一样就是歌声了。听到一首喜欢的歌,我就要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比较过分的时候,还会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去感悟人生。更多的时候,会因了词曲,产生冲动和激情,回忆起一些旧人往事。 周杰伦为《满城尽带黄金甲》唱的这首主题曲《菊花台》,让我喜欢让我忧,在影片里听完就欲罢不能了,也不等了,奔到街上,买周杰伦的专辑去!这样就又听了他其他一些歌,其中,《东风破》《听妈妈的话》什么的,我也都喜欢,一遍一遍地放了听。我都觉得自己好笑,基本上就是一个“周粉”了。 以前感觉周杰伦怎么像一个小混混,喜欢上了他的歌,我就研究他了。我发觉我看人有些问题,以外表取人,以为这种样子是不学好,只会蹦蹦跳跳,凭着嗓子唱两句,肚子里一包草。其实不是,就说《菊花台》,是周杰伦自己作的曲子,又将它演绎得这么动情动听,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这就要说到周杰伦的以前。 关于周杰伦小时候的事,我觉得有两点,是为他今日之成功埋下伏笔的:他在3岁前,就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天赋;再有就是他的妈妈叶惠美,在他4岁时,坚持让他学钢琴。他的钢琴老师,是当时台北最有名的钢琴师,周杰伦只要弹错一个音符,老师就会用手中的一把折叠扇,重重地打在他的手背上,周杰伦的小手背,永远是青青的。回到家里的周杰伦,还是练琴,叶惠美手持一根木棍,站在旁边。 在没有成名前的周杰伦,其实经历了许多心灵创伤。父母的婚变,自己的学业屡屡挫败,使他变得沉默寡言,还有自卑,最后辍学打工。那个时候,他也写歌,只是没有人愿意来唱他的歌,周杰伦的人生跌入最低谷。在他的经历中,只有音乐的出现,会让周杰伦的灵魂找到归宿。最后,是音乐改变了他的人生,看中他的老板要他在10天里,写出50首歌。他日夜奋战,拼命创作,老板为他选了其中的10首,出了第一张周杰伦自写自唱的专辑,就这样,小周一鸣惊人。 一个人的真正成功,是不会无缘无故的,我钦佩周杰伦,他会因为热爱,所以执著去做。 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周粉”了,我等着听他的好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