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接访”应当推广 张君明 |
湖北省通城县变“坐堂待访”为“流动接访”,县领导与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下访工作组,每月的第二周轮流到十一个乡镇“摆摊”接访,当场办结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 在改进作风、为民服务中,大多数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都做到了定期接访,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上访之难。然而,几乎都是“坐堂接访”,群众上访还得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一个领导一个领导地找。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对机关的职能不了解,常常是跑错了门、找错了人,不仅浪费了时间,影响了生产,而且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反映和解决,从而引发了不稳定因素。领导下乡“流动接访”,既解了群众的上访之难,又可使领导干部更好地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坐堂接访”中,领导会因为缺乏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往往会出现一些主观臆断、不太合理的办事方式,甚至出现办错事的现象。而“流动接访”,情景就会大不一样,干部看到的是实情,听到的是民声,孰是孰非泾渭分明,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流动接访”的另一个优势还在于,通过干部的主动上门,增进干群之间的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即便群众有怨气也会心平气和地说话,有利于问题的协商解决。 上访的问题出在基层,解决的途径当然应从基层入手。如果各级干部都能做到“流动接访”,群众还有什么上访的必要?“流动接访”对于改进机关作风,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