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7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动接访”应当推广

张君明


  湖北省通城县变“坐堂待访”为“流动接访”,县领导与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下访工作组,每月的第二周轮流到十一个乡镇“摆摊”接访,当场办结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

  在改进作风、为民服务中,大多数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都做到了定期接访,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上访之难。然而,几乎都是“坐堂接访”,群众上访还得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一个领导一个领导地找。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对机关的职能不了解,常常是跑错了门、找错了人,不仅浪费了时间,影响了生产,而且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反映和解决,从而引发了不稳定因素。领导下乡“流动接访”,既解了群众的上访之难,又可使领导干部更好地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坐堂接访”中,领导会因为缺乏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往往会出现一些主观臆断、不太合理的办事方式,甚至出现办错事的现象。而“流动接访”,情景就会大不一样,干部看到的是实情,听到的是民声,孰是孰非泾渭分明,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流动接访”的另一个优势还在于,通过干部的主动上门,增进干群之间的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即便群众有怨气也会心平气和地说话,有利于问题的协商解决。

  上访的问题出在基层,解决的途径当然应从基层入手。如果各级干部都能做到“流动接访”,群众还有什么上访的必要?“流动接访”对于改进机关作风,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