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新评说 ——读《陈注唐诗三百首》 季聪 |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璀璨的民族。自《诗经》《楚辞》以来,吟诵声不绝。特别是唐诗、宋词,时至今日,仍是我们文化盛宴上的佳肴。 近读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印行的《陈注唐诗三百首》,陈鹏举新瓶旧酒焙出新意,很有阅读的愉悦感。 《陈注唐诗三百首》,所选篇目,与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相同,而其评注论说,则大不同样。蘅塘退士、陈婉俊等所选唐诗,大多用旁批的形式,对诗之内容构成,简单评点;对诗作用典和词义,则诗后加释注。 陈鹏举的《陈注唐诗三百首》,在每首诗后的“注”中,除了做必要的语文上解释外,对历史大小背景、诗情诗意、思艺特点、这一首诗在其全部作品中的位置等等,都用词心歌语,作了评说。 《陈注唐诗三百首》,对古诗中的艺术表演手法,也有鲜活的评说。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长命的名句,好处明摆着。可三、四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可能更名贵,它们不对仗,这不对仗,形成了无阻的通道。诗是一股气,王勃这首诗的气,爽爽地在这儿过去,很自然地蓬勃了起来,既造就了名句,也贯通了全诗。” 由此可见,陈评唐诗,自有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