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型气质的男演员很难得!” ——记青年芭蕾演员吴虎生 何士雄 |
|
近日,上海芭蕾舞团青年演员吴虎生从美国载誉而归,他在第九届纽约国际芭蕾比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男子组银奖(未设金奖)和伊格·尤斯凯弗琦特别奖,这是中国芭蕾演员在该项比赛中第二次获奖,有意思的是,首次获得该项比赛女子组银奖的正是吴虎生的老师辛丽丽,师徒俩共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吴虎生考入上海市舞蹈学校纯属偶然,他母亲不经意间发现报上登了芭蕾招生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送他去学舞,自此却与芭蕾结下了不解之缘。2003年进上海芭团后,该团艺术总监辛丽丽认为他身材颀长,文质彬彬,不喜张扬,埋头练功,是棵好苗,于是重点培养他,短短四年间,相继让他在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葛蓓莉娅》《仙女》及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花样年华》等六部大戏中饰演主角,而他也不负众望,每天总是不声不响地苦练,手受伤了,就练脚,脚扭伤了,就练手,从不停息。平时他注意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有空就阅读各种书籍,因而很好地把握了舞剧的不同风格,塑造的人物形象很有光彩。在排练《花样年华》时,法国著名编导巴克汤一眼相中他担任该剧男主角,称赞他“气质优雅”,与主人公十分吻合,还从巴黎买来名著《简爱》等小说及古典音乐CD送给他,期盼他艺术素养更上一层。该团主要演员陈真荣、季萍萍、孙慎逸等对他也是厚爱有加,或教他双人舞或教他表演。 为了迎接6月2日至25日的这次比赛,辛丽丽在年初二就开始对吴虎生和舞伴王亚楠进行集训,长达4个月一天不少于6小时,进了练功房,手机一律关机,真是一心一意排节目,聚精会神谋夺冠。纽约国际芭蕾比赛创办于1984年,旨在选拔新秀,发掘人才。该项赛事的特点在于开始两周各国参赛选手先是学习由美国编导亲授的舞蹈,而第三周始才进入实质性的比赛,其目的在于考核选手们的应变能力和全面的技巧。 这次每位参赛选手共同学的三段舞,分别是古典芭蕾舞剧《葛蓓莉娅》中婚礼双人舞、现代双人舞《嬉游曲》及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天鹅》双人舞。比赛在林肯艺术中心的ROSE剧场举行,共分三轮,第一轮选手们均表演《婚礼》双人舞,各国选手先后亮相,表演不俗。而吴虎生沉着应战,气质典雅,动作干净,得分第一。第二轮按规定要表演两个节目,一个就是《嬉游曲》,一个是自选现代独舞。前者他表演得游刃有余,很有韵味;后者他表演的是《韦伯5号》,这是法国著名编导巴克汤先生根据吴虎生的线条、柔韧度和富有内涵的气质,特地亲自为他编导的现代独舞,他演来得心应手,舒展洒脱,风格独特,得分依然名列榜首;最后一轮大家表演《黑天鹅》双人舞,各国选手表演上乘,辛丽丽坐在台下观看比赛时,紧张得差点得心脏病,因为她太了解吴虎生了,对他的弱点了如指掌,知道那里最容易出问题。事实却完全出乎辛丽丽的意料。吴虎生不仅技巧出众,而且表演特别细腻,受到评委的交口称赞,一致认为吴虎生形体漂亮、气质优雅、技术全面、潜力很大。由此吴虎生顺理成章地荣获第一名。评委主席评价他:“是儒雅型气质的男演员,很难得,看得出,这不是一日之功。”因此还颁给他伊格·尤斯凯弗琦特别奖,希望他在美国ABT芭蕾舞团深造一年,吴虎生虽然年仅21岁,但头脑冷静,很有思想,他说:“在团里舞台实践机会肯定会比在美国多,自己成长会更快。”故婉谢了对方的盛情邀请。返国后翌日,他主动给辛丽丽打电话,“请丽丽姐姐给我泼泼冷水,我还有许多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