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的启示 叶扬 |
| ||
|
2010 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这是继 2008 北京奥运会之后最重要的城市事件。而在发展150多年之后,世界博览会的实际影响力正在逐渐走低,能否创造一次辉煌,对于上海来说,充满挑战。或许我们能从大阪举办的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世界博览会中获得一些启发。 1970年3月15日到9月13日的183天,近6422万人次参观了大阪世博会,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日本人口的二分之一。7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参加了大阪世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汇聚在此,人们一次次走进会场,分几天看完主题为“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人類の進歩と調和)”的全部展览,只求亲眼目睹一下人造卫星、登月船、月球石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展品。 几年间,大阪及周围延长了410公里的高速公路,与其联系密切的东京圈高速公路延长了615公里,一级公路增加了20%以上。作为世博场地的低洼地千里地区,随着各类为世博进行的建设准备,千里新城的人口从1962年的250人猛增到1969年的10万居民,住宅区、公园和游乐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成为日本战后卫星城建设的范本。投资7119亿日元,获益15000亿日元,而从1967年到1970年的世博会相关建设等带来的经济效益占同期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0.3%。这种成绩大大拓展了世界对于博览会的看法,令“展会经济”成为一门有研究价值的科学,应运而生的快餐业、展会监督业也由日本作为发源地传遍了世界。 时至今日,大阪世博,仍然是日本战后最具有正面精神意义的事件,成功地回避了战争的创伤与负面影响,建立了日本全新的国际形象,用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了全国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良好氛围。博览会上所展出的最新科技成果,打动了无数日本人,带给他们新鲜的科技梦,无形中成就了日本从贸易立国到科技立国的路线转变。 这充分证明了,世博会不是一场简单的显示国力、实力与全球现状的展示,更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获得综合效益的机会。不过,大阪世博仍然是迄今唯一赚钱的世界博览会,其后,再没有一次世博会的观众超过6000万人次。随着通讯的发展,人们未必需要亲临现场了解这个世界,与其拼命创造人数的纪录,不如着力于借机发展城市建设,塑造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形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如果上海世博会能像大阪世博那样,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现代精神的代表,发挥影响国家发展的正面力量,那么它所具有的意义会超越物质与经济而变得更为深远。 评论 0707151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