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 灵岩寺揽胜 王琪森 |
|
群山逶迤,林木葱郁,塔影蓝天的千年古刹灵岩寺,位于泉城济南市郊,南倚五岳之尊的泰山。明代大文豪王世贞游后曾感言:“灵岩是泰山背最幽胜处,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 当我们乘坐的巴士临近“环谷千峰秀,寻溪万滤清”的灵岩景区时,第一道山门便是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青石大牌坊,“灵岩胜境”乃由乾隆御笔所题。灵岩寺的山门建造得并不张扬,简略而朴实,只是旁边悬崖上镌刻的八块乾隆御碑(记载了这位旅游帝王九次来此写下的部分诗篇),凸显了古寺曾经的尊贵与显赫。 进入寺院,一种高古朴茂而厚重婉约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老柏古松遒劲苍翠而蟠曲奇逸,那从古到今的诵经礼佛之声,犹如天籁清音融入了树中的年轮。面阔三间的金刚殿,有“哼”、“哈”二位护法金刚,在佛地终年护卫。进入天王殿后,正面是笑口常开、大肚袒露的弥勒,后面则是韦驮。东西两侧“风、调、雨、顺”四大天王,造型生动而威武刚正。钟鼓楼坐落于天王殿院的南北面,在那悠扬的晨钟暮鼓声中,传递着人寿年丰、风调雨顺的祈愿。“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所在的大雄宝殿,虽是清代建筑,但却沿用了宋代覆莲柱础和线刻八角柱,显得十分大气持重而古穆浑朴。殿前有千年的老杏古柏相守,更是把这佛像庄严之地洇润得超凡绝尘。大雄宝殿北是五花殿遗址,这是真正的宋代旧筑,据《灵岩志》载:“阁架两层,龟首四出,备极精工。”可见营建得精工华美,后被毁于火灾。而今的断壁残垣上丰茂的蒿草在风雨中絮语,似低诉着那曾经的辉煌,给人以往事如烟的启悟。 气势恢宏、彩绘瑰丽、飞檐雄峙的千佛殿不仅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亦是整个千年古刹藏宝纳珍之地。殿正中供奉着法身、应身、报身三尊佛,跏趺而坐,雍容端庄。佛前的那盏须弥灯在千年前就已点亮,悠长的岁月流逝使多少欲望折戟沉沙,多少梦幻烟消云散,唯有这如豆一灯却亮丽至今,从而演绎着何谓执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