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河故城

吴冠中

  交河故城(墨彩) 吴冠中 (1981年)

  邮政通信已遍布全国,穷乡僻壤,深山孤居,均有邮递员骑自行车或步行去送邮件。但高昌和交河不通邮路,难与汉、唐臣民对话。

  80年代到吐鲁番,气温四十几摄氏度,火焰山脚下甚至达六十来摄氏度,鸡蛋暴晒便熟。高昌和交河两座故城的泥墙早就被烘干成了石头城。我挥汗在这两座火热的故城中寻寻觅觅,想勾勒皴擦出剥落了的残骸,辨认繁华辉煌过的痕迹。史学家在此说不尽古国往事,画家在形象的起伏与破落中剖析沧桑之变,铭刻下怀念与感伤。断垣残壁,曾是高墙大宅,密线繁点,掩盖了当年人间彩色。

  历史长河没有湮没这两座故城,成了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我用同样的材料和一般大小的画面表现了高昌和交河,是思古的姊妹之篇,不意这两篇故城赋后成了拍卖市场的宠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