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医的手机

刘永平


  今年我老家的医生阿民的裤带上也挂了一台手机。别看他手机的牌子不响、款式不新、样子不靓,可用村医阿民的话说,它是“金不换”。

  村医阿民的“金不换”金贵在哪里呢?这还得从头说起。阿民所在的村是个大村,有三千多人口,分布于12个自然村屯。东屯与西屯之间就相距7公里。

  村委会为了方便阿民给村民看病,在他的诊所安了电话,还给他配了摩托车,凡是年老体弱不便于到诊所来看病的,只要打个电话,阿民就上门出诊。有时出一次诊就要一上午的时间,其他患者再找阿民就难了。患者只好写个条子,贴在阿民的留言板上。许多重患者由于等不急,只好雇车再到20里外的镇医院。这样一来,费用就大了,许多农民都觉得吃不消。可是阿民也不能放弃上门出诊,因为守在诊所里毕竟让更多的农民不方便。正当阿民左右为难时,村里的一百多位老人,每人出了10元钱,集到1300元钱,让吉大伯出面,一定要给阿民配个手机。大伯说:给你配的手机,其实是为我们服务,是便于我们牵着你的鼻子走,这点钱就算你平时为我们看病的出诊费吧。阿民很感动,可阿民拒绝这笔钱,他说秋天大豆熟时,他就有钱了。他要用自己的钱,给村民们配个“牵着鼻子走”。

  大豆摇铃的季节,阿民真的挂上了手机,这也是村里的第一部手机。村长也乐了,他告诉阿民说:你是为村民服务才买的手机,村里也不能总占你便宜,每月给你50元的电话补助费,你可不能腰上挂着手机,只图风光,不开机呀,那可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阿民说:不会的,把我的手机号码向全村村民公布,患者有不方便来门诊部的打个电话给我,我准到。

  一年过去了,阿民这么说的时候很轻松,可是阿民这么做起来就真够难了。有时他在东村出诊,西村就打来电话又叫他去。折腾得阿民脸晒黑了,身子瘦了,媳妇心疼了。她劝阿明说:“把手机停掉算了,就说坏了,难修。”阿民不干,阿民说:那不食言了吗!媳妇说:“谁也不能因为一句话累死呀!”阿民说:“没那么严重吧。我倒觉得村民们需要我,相信我,我才活得踏实,要是谁都不找我去看病,那么不是我的技术差,就是我的心太黑,这样更可怕。”

  媳妇不言语了,阿民的手机还挂在腰间,只要铃声响起,阿民马上就接,说上几句话,准会背上药箱,骑上摩托,奔驰在山青水绿之间,因为阿民是山村里的医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