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崇明连接上了” 永隆沙最早的定居者见证沙洲“成长” 皇甫萍 张弛 |
蔡雪春,1968年11月25日作为第一批108位围垦者的一员,和家属一起从启东老家来到永隆沙,后担任启东五七农场副场长,一直扎根在这块沙洲上。 围垦、芦苇、种青,这些是蔡雪春生命中的“关键词”,伴着兴奋的眼神和不断比划的手势,他的讲述将记者带到了40年前围垦的现场…… 他的讲述正是蔡雪春和他同事们的劳动使得这片土地日益扩大并最终与崇明岛相连。种青,通过种植芦苇进行围垦。“当时我们就住在芦苇盖的房子里,没有家具,也没有自来水,吃的水是从井里打上来,再用小船和拖拉机送到各家。” 蔡雪春看着沙洲长大,也体验着生活的不断改善。沙洲上工业的开端——砖瓦厂的创办使他告别了芦苇房。上世纪80年代居民们喝上了自来水。以后又有了液化气供应站、银行等。 蔡雪春特别谈到了永隆沙与崇明相连的故事:“通过筑坝,我们和崇明连接上了,后来修了路,这样乡里三个砖瓦厂的产品可以销往崇明了,万一有个急病,直接到崇明的中心医院……” 本报记者 皇甫萍 通讯员 张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