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 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特奥专版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美食地图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 告
 第B17版: 广 告
 第B18版:广 告
 第B19版: 广 告
 第B20版:广告
第B10版: 好吃 · 美食物语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识买菜

公输于兰

  图 /王震坤

  文 / 公输于兰

  逛菜市场的经历最早大概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工薪族,整天忙碌,请不起保姆,也不愿意小孩子荒废学业帮忙,所有家务事儿亲历亲为又力不从心,只能一切从简。记忆中除了过年,父母几乎从来没有一早去菜市场排队买过菜,那时还没有发明塑料马甲袋,家家都提竹篮买菜,而我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买菜的篮子都不需要,所有吃的都是父母下班后带回家的,比如装在网线兜里的蔬菜,包在牛皮纸里的熟食,包在报纸里用草绳扎了提着的鱼或猪肉,小蒲包里的虾蟹等。不过最常见的是装在纸袋袋里的盆菜。

  最初我不知道盆菜的含义,只是听父母提起:“晚上吃什么?”“有3个盆菜,很快就好。”等到吃饭时桌上有3个菜,于是我就怀疑是自己听错了,应该是3盆菜。直到有一个星期天,午睡后母亲提出带我去逛百货店,顺便到菜市场买点菜。这才知所谓盆菜,就是菜市场搭配好了出卖的菜,比如做汤的肉皮粉丝,蘑菇炒菜心的几棵小青菜和几个鲜蘑菇,做青椒肉丝的几个青椒和一小块猪肉等。这些都放在一个一个搪瓷盆里,标上价,有5角的,也有8角或1元的,记得当时最贵的是一盆剥皮蹄髈加几个茨菰,1元2角。盆菜由此得名。

  应该说,这第一次上菜市场的经历,开启了我对家庭伙食的初步认知。我知道了菜是需要搭配的,同是鸡蛋,一盆鸡蛋边放两个西红柿,一盆鸡蛋配肉糜,便成了两个完全不同口味的菜。也知道家里每一顿饭都是有价格的,并不像原来想象的,上馆子要花钱,吃家里的就不用花钱。当然更知道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因为菜市场盆菜比其他菜要贵好多,父母之所以选择盆菜是因为物质匮乏年代,买任何菜都要排队,他们实在没有时间,也舍不得孩子代自己去排队。

  时至今日,我去菜市场或超市,偶尔遇见有排队购买的东西,一般不会去轧闹猛,恐怕都跟第一次上菜市场所产生的认知有关。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