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高开”38.6℃,本报“夏令热线”见证申城出梅第一天 用水用气正常 用电投诉激增 晏秋秋 |
甫一出梅,申城气温立刻“高开”,达到入夏以来“最高温”38.6℃。昨天整整一天,上海热浪翻滚,高温“烤”验着申城的城市管理,水、电、煤、交通……有没有影响到市民生活,城市运行节奏有没有因此而放慢?本报“夏令热线”的市民来电,见证了这一天。 水、煤、交通秩序井然 根据12319城建热线提供的数据显示,昨天申城在用水、用气以及交通出行方面,并未受到高温影响,总体而言秩序井然。昨天一整天,用气诉求量仅10件左右,而用水和交通出行的诉求也不到受理总量的0.1%。 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分析时认为,水、气和交通出行3方面,对“高温”做了比较好的预案,并在“出梅”第一天经受住了考验。“总体来看,市民对这3方面,有了更高要求,‘轨交列车内温度过高’等成为新的投诉热点。” 用电投诉激增10倍 但与此同时,昨天申城居民在用电方面,遇到了不小的麻烦。12319披露,市民关于电力方面的诉求,一下子从前天的63件,突然增至昨天664件,投诉量激增10倍。尤其是昨晚8时以后,平均每分钟就有3个市民来电反映停电问题,从区域分布来看,停电主要集中在虹口、浦东、杨浦和闸北四区。 同时,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居民住宅线路发生故障的频率也有所上升,仅昨晚就有20个居民反映家中线路故障、漏电等问题。 住房“急修”投诉少 而以往夏令期间的投诉热点“房屋应急维修”,今年却呈现下降趋势。 昨天,在市房地局相关负责人接听市民来电时,整整5个小时没接到一起关于“应急维修”的投诉。昨天一整天,关于房屋应急维修的投诉,也不到10件。12319对此分析认为,随着上海房屋应急维修网络逐步完善,再加上“急修项目2小时内到现场”的行业承诺,使得市民对“房屋应急维修”的投诉减少。 不过,目前市民关于住宅小区的投诉,呈现出新的趋势——对违法建筑、群租等综合性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随着高温天气的增多,投诉热点将进一步转移。” 首席记者 晏秋秋 (“夏令热线”相关报道见今日A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