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边界行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法治视窗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 · 社会/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现代家居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传统经典西译著作

高洪兴


  徐家汇藏书楼珍藏着明清之际传教士翻译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这些如今存世不多的译作,每一部翻译刊印都是早期中学西渐的重要一步。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殷铎泽翻译的《论语》。1662年殷铎泽、郭纳爵将部分《论语》和《大学》翻译成拉丁文,在江西建昌刊行并带往欧洲。在此之前虽然已有1593 年天主教教士东渡之祖利玛窦将“四书”译成拉丁文, 1626年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把《五经》译为拉丁文,但利氏、金氏的译作早已无存,是否曾有刊印也有争议,而且论当时的影响,也不能同殷铎泽与郭纳爵的译作相比。建昌刊本《论语》与《大学》,西方版本学家一度以为已经散失,也有人认为,国外只有大英博物馆藏有全册、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有《论语》部分。从所藏来看,当时殷铎泽翻译的是《论语》前五章部分,每节上为中文原文,下为拉丁文译文,每个中文字右侧有注音。是书采用木刻单面刊印于宣纸上,中缝印有页码,具有中国传统线装书的特点,但折缝在右与古籍线装相反,而文字自左向右横排、同页两面内容先左后右、阅读时需要自左往右翻阅又具西洋书的风格,堪称中西合璧。

  十七八世纪在西传的中国儒家经典著述中,流传最广的当属《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由柏应理、殷铎泽、恩理格、鲁日满4人合著而成,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支持下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了拉丁文版。书中还第一次刊印了一幅孔子像,并即风行欧洲,法国、德国、荷兰的杂志纷纷介绍,1688年出法文译本,1691年出英文译本。促使更多的传教士投入到中国经典著作的翻译中。藏书楼藏有1687年拉丁文版,为牛皮装。

  藏书楼珍藏的早期中国传统经典西译著作中,还有一部也深受瞩目,那就是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1711年在布拉格出版的拉丁文本羊皮装《中国典籍六种》,是儒家经典《四书》第一次西文全译,也是《孟子》第一次被译成西文。

  明请读一篇《<红楼梦>英译本》。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