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边界行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法治视窗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 · 社会/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现代家居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当年下放的路再走一遍

薛慧卿 胡晓晶


  悠扬的民乐将记者迎进新海社区。新海民乐队的演奏者都是原新海、跃进、红星、长征农场的老职工,不少还是当年一同下乡的知青。

  “是民乐队把我留在了崇明。”63岁的李桂莲吹起葫芦丝(一种乐器),欢快的节奏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李桂莲的儿子在市区工作,女儿在国外生活,她选择住在崇明。因为这里有她年轻时生活的轨迹,也有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平日乐队排练忙,黄金周她才回市区住几天。

  采访中,记者还巧遇不少“铁杆知青”。他们当中,有的是社区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有的在岛上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崇明处处都有知青生活的痕迹,如果开发‘知青游’,肯定会吸引众多知青重游故地。”一位“铁杆知青”向当年的农场战友发出邀请。

  据有关方面统计,上海市郊农场曾先后接纳37万知识青年,如今大部分已返回市区,有的已近退休年龄。不少人想故地重游,他们的家人、子女、同事、朋友也想到昔日农场看一看。崇明“知青游”,应该是一条富有情感特色的旅游新线路。

  本报记者 薛慧卿 胡晓晶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