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上的大股灾(上) 陈晓钟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东亚投资论坛”上指出,目前“在东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比世界的平均速度要高,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是暴涨就很危险。因为经验证明,资产价值暴涨是不可持续的。”成思危指出,“我们要注意历史的教训,要注意防止金融资产过快增长带来的风险。”让我们看一下美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大股灾,或许对我们防范风险不无裨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由债务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纽约也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带来的是股市一派牛气。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资,美国的券商雇佣大批股票推销员,在千家万户的门前,一遍遍向民众讲述炒股的好处,但他们却从不提及炒股的风险。民众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入市炒股成为全民的投机行为。 到1928年,股市几近疯狂。在地铁中,人们纷纷指责地铁公司没有在车厢里装上电传打字电报机,以致人们在乘车途中无法炒股。在波士顿的一家工厂,所有的车间都安放有大黑板,并有专人每隔一小时就用粉笔写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萨斯州的大牧场上,牛仔们通过高音喇叭收听电台的消息,实时了解行情。当乘客乘坐出租车时,司机会和乘客热情地讨论股票行情,就连宾馆门口擦皮鞋的小童也会向顾客介绍当天的热门股。 当时大多数股民也都是炒短线,并非为了长期投资。在疯狂的投机热潮刺激下,纽约股市一涨再涨。所有投身其中的人们都未曾想到,泡沫终究有破灭的一天。当时股市的行情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很多炒股者都是以股票作为抵押,进行信用交易,一旦投机股价下降,就必然要增加更多的保证金,而缺乏资金的投机者就只能抛售更多的股票来弥补,其结果就是股价进一步下跌。 1929年9月、10月间,投机者的信心开始下降,股市崩盘开始于10月24日的抛售狂潮,对于美国的经济以及股民来说,那是最黑暗的一天。上午10点,纽约证券交易所刚一开市,猛烈的抛单就席卷而来,所有股票成了烫手的山芋,不计价格、不计成本,只要抛掉就好,经纪人被“抛”得发晕,交易大厅一片混乱,随之而来的就是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股指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大崩盘终于来临,一个煤炭公司的老板看着正在下跌的指示板,倒地死在了他经纪人的办公室里;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 这是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以这个被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为发端,美国乃至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股市的崩溃不仅使投机者一贫如洗,随之而来的是银行业的破产,美国经济瘫痪,西方经济的大萧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再次达到1929年的水平,其间整整花费了25年的漫长岁月,股灾带来的黑色梦魇不堪回首。(待续) 陈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