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本 王惠庆 |
徐家汇藏书楼入藏的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早期英译本,均系名人译作,颇具特色。比如,幼年随父母来华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933年的《水浒传》英译本《四海之内皆兄弟》;由胡适作序、英国汉学家魏理1943年的英译本《西游记》;1880年来华,曾任福州船政学堂教授的英国汉学家邓罗1925年的英译本《三国演义》等,在汉籍外译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以其勇于开拓、译笔流畅而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 藏书楼有关《红楼梦》的早期英文评论及译本更应受世人瞩目。 《红楼梦》最早引起西人关注的是1831年来华的德籍传教士郭实腊。他在1842年广州出版的英文《中国丛报》第11卷上,以题为《红楼梦或梦在红楼》的13页长篇评论,丛谈红楼,尽管其一些看法比较肤浅,但在《红楼梦》西译史上却是篇开山之作。英文版《中国丛报》,是美国来华传教士裨治文1832年5月在广州创刊,至1851年12月停刊,共出版20卷。是鸦片战争前由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十多份报刊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至今仍是研究中国近代史方面的重要的西文史料之一。西人评说《红楼梦》稍晚的是英国驻华领事、汉学家翟理思刊载在上海版的英文《亚洲文会北华支会会报》1886年第20卷上,以23页篇幅,铺叙和论述《红楼梦》。 《红楼梦》西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事件,是其整回的英译文本的出现。1863年来华后进入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包腊,译出《红楼梦》第二回,并刊发在1872年的英文《中国杂志》上。另有英国驻甬首任领事罗伯冉英译《红楼梦》第六回,刊印在由上海点石斋书局1880年印发的《华英说部撮要》一书中,作教材之用。 《红楼梦》节译本比较著名的有留美华裔学者王际真的英译本。王际真1922年赴美,先后在威斯康辛及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及新闻学,后在哥大长期任教、在该校图书馆兼职。王际真将《红楼梦》节译三十九章,由英国汉学家魏理作序。该书自上世纪20年代末在美国出版以来,王际真被认为是华人英译《红楼梦》两始祖之一,另一位是与他同时代的留美华裔学人王志良。王际真的《红楼梦》节译本,虽不及原书一半,但在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1978年问世之前,在欧美多年备受推崇。 明请读一篇《汉学宝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