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黔东南 恽甫铭 |
我们上海美协海墨画会写生团一行14人,乘坐大巴穿行在黔东南依山傍水的盘山公路上。放眼望去,群峦起伏,满目葱翠,梯田层层,竹涛低吟……时有两山峡谷之间的绿色溪流从眼前掠过,想象坐卧扁舟,任清风徐来,仰观深谷之幽,俯察溪流之净,游目骋怀,该是多么美妙!苗岭秀、溪水清、吊脚楼、风雨桥……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彩墨画卷,让蜗居在城市水泥森林中的画家们欣喜不已! 山水画之美,源于艺术家对山川自然美的体察感悟。然而明清以降,逸笔草草的文人画替代了晋唐宋元写生的传统。当下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更是盛行。静下心来研究传统的为数不多,走进大自然,搜尽奇峰当画稿者更乏其人。以承继和弘扬海上画派文脉为己任的海墨画会,这些年来,组织画家赴苏、浙、赣、皖、滇等地采风写生,归来后举办“写生汇报展”等学术交流,从而促进了创作,一批中青年画家脱颖而出。前不久,海墨画会又与企业家合作,在常州建立了云墨山庄写生创作基地,为出人才、出精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前卫”成为新潮艺术的背景下,海墨画会成为推进海上画派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面旗帜,难能可贵。 写生团沿着镇远古城、舞阳河、朗德苗寨、榕江侗寨、八舟河、肇兴鼓楼群、程阳风雨桥……一路观,一路画。花鸟画家应鹤光、陈世中在山水画上也有很深的造诣,这次担当艺术指导。山水画名家张渊、汪家芳,以高超的技艺为大家示范。张渊自制的2寸小毛笔和轻便实用旅行写生盒;一笔下去从浓墨画到淡墨水盂仍是清水则是汪家芳的绝活。他们“移花接木”“移山填海”,让大家开了眼。笔者10天下来画完一本册页,写生本领不知不觉有了提高。乘车途中,画家陆正一担任主持人,开起了学术交流会:介绍老前辈画艺趣闻,谈谈写生创作体会,真是欢歌处处皆学问呵! 杨浦休养旅行公司按画家要求设计线路,虽与常规组团多了不少困难,但他们乐意组织画家旅行写生,值得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