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拜科努尔的“两国两制” |
8月26日,我与夫人及使馆陪同人员从阿拉木图乘坐飞机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于中午抵达拜科努尔。该市副市长,俄、哈两国安全部、航天局代表等官员到机场迎接,俄士兵还组成小型仪仗队向我们致意。当地几家媒体的记者也到机场采访。该市安全保密局长告诉我,他将全程陪同我们访问。 从机场驱车约40分钟,我们到达了拜科努尔市,守备的军人详细查验了车证和每个人的身份证后才拉起挡杆放行。又行驶了10分钟,我们到达了下榻的“拜科努尔”宾馆。宾馆也由军人守备。陪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老宾馆,也是全市最好的宾馆之一,以前的苏联领导和高级官员都曾在这里住过,并关照我们无事不要随便离开宾馆。使馆随行同志说,这里不大像城市,更像是军事管制区。我说,毕竟以前这里是苏联最神秘森严的地方。导弹发射的按钮,侦察卫星的运行,各类飞船的起降,主要靠拜科努尔,是真正的中枢神经地。 “拜科努尔”是个统称,实际上由社会综合体即拜克努尔市(行政生活区)和科学技术综合体即发射场两大部分组成。苏联解体后拜科努尔的命运曾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俄国内有些人主张放弃它而在俄境内重建一个。哈国内也有一些人主张将此地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但经过谈判,双方都理智地算了政治账和经济账。结论是:合伙,双方有大利;散伙,双方吃大亏。根据哈俄两国政府1994年签订的协定,哈从1995年起将拜科努尔租赁给俄罗斯使用20年。俄每年向哈支付1.15亿美元租金。规定拜市的市长和发射场主任由哈俄两国总统共同任命(均由俄罗斯籍人担任)。哈总统向该市派驻全权代表,以保障哈公民的司法权和宪法权。哈法院、检察院,哈国家航空航天局,哈军事委员会和哈其他国家机关可在市内发挥法定的职能。在市内哈公民按哈法律行事,俄公民按俄法律行事。所有银行不论属哪家,均按哈法律运营。但市内通用货币只是俄卢布。电信、网络由俄方控制,哈境内手机进入该市必须加俄地区号后才能使用。我问陪同官员如何解决当地学生就学问题,他说,这里有哈俄两种学校并实行两种教育体制,但都由市俄罗斯教育局统一领导和监督教学进程。看来这里既不是“一国两制”,也不是“两国一制”,更像是“两国两制”。在世界其他地方恐怕还找不到这种模式。2004年双方又签署续租至2050年的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