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利比亚 多国联军海上力量简析 |
| ||
| ||
| ||
|
3月19日夜,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军和英军战舰与潜艇发射了112枚“战斧”巡航导弹,砸在了利比亚境内的20多个目标上。 巡航导弹 拉开战幕 参与上述“战斧”巡航导弹发射的是美英两家颇为先进的战舰和潜艇:其中包括美国海军“巴里”号和“斯托特”号导弹驱逐舰,“普罗维登斯”号与“斯克兰”号攻击型核潜艇,以及英国海军的“特拉法尔加”级核潜艇。 “巴里”号和“斯托特”号导弹驱逐舰分别为美国“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第2艘和第5艘;每艘舰上都配备90枚可垂直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该舰还可发射“鱼叉”反舰导弹、“标准”舰空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 “普罗维登斯”号核潜艇和“斯克兰”号核潜艇属于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6927吨,水下航速32节;艇上装备了12个导弹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等。 英国“特拉法尔加”级核潜艇也是一级安静性极强、多项性能极其出色的“水下战舰”,具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等能力。 此外,英国还在利比亚附近海域部署两艘军舰:“威斯敏斯特”号护卫舰和“坎伯兰”号导弹护卫舰。 至于“战斧”巡航导弹则是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装备部队的一种可从敌防御火力圈外投射的纵深打击武器。“战斧”巡航导弹长5.56米,直径0.527米,最大射程2500公里,巡航速度0.72马赫,最大巡航高度50米至150米。 大型战舰 云集近海 在前期集结的法、美等国联军的25艘战舰中,不乏大型战舰的身影。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是法国唯一的一艘中型核动力航母。该舰满载排水量38000吨,最大航速27节。舰上装有32管垂直发射“阿斯特拉”舰空导弹,2座六联装舰空导弹,8座20毫米机炮;舰上搭载有35架至40架舰载机,其中包括“阵风”舰载型战斗机,“超军旗”攻击机、“鹰眼”预警机,“黑豹”直升机等。 美国海军也派出了世界上第一艘“企业”号核动力大型航母,是此次海空行动中的“大哥大”。该舰满水排水量93970吨,最大航速33节;舰上搭载有70余架F/A-18战斗攻击机、E-2C预警机、EA-6B电子战飞机等。 其后几天,美国海军又增派了由三艘战舰组成的两栖舰编队:“巴丹岛”号两栖攻击舰、“弗德台地”号两栖船坞运输舰与“惠德贝岛”号船坞登陆舰。 其中,“巴丹岛”号拥有飞行甲板,载有多种舰载直升机、“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和气垫登陆艇,拥有上千人的海军陆战队第22远征分队、一个两栖中队、一个空军战术管制中队、一个直升机海上作战中队和一个外科军医中队;这些人员随舰前往可执行多种两栖作战任务,舰上还有6个手术室及完备医疗设施,可为伤病员提供医疗救护。 “弗德台地”号两栖船坞运输舰与“惠德比岛”号船坞登陆舰则主要执行运输与登陆任务。 优势明显 仍有弱点 虽然,与弱小的利比亚海军相比,法、美、英等国联军无论是战舰性能还是战舰吨位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其弱点也很明显: 首先,多国联军的联络指挥比较混乱,往往各行其事,协调困难。 其次,打击手段仍显单一,除了战舰和潜艇上所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和出动有限的航母舰载机之外,海上兵力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打击和压制手段。 再次,很多作战平台自身问题较多,麻烦不少。例如“戴高乐”号航空母舰自问世以来就故障频发,问题成堆,很难应对紧张激烈的战事。 第四,后勤保障困难,既不及时,标准也难以统一。 海军 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