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日本核危机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地产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法治视窗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3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广告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广告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广告
 第B41版:生活之友
 第B4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43版:彩票看点
 第B44版:广告
 第B45版:好吃周刊
 第B46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47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48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49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50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51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52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2版: 新民楼市   
本版新闻列表
2011年3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0年度上市房企年报披露,数据显示
13家房企利润翻番

房蓉

百强企业2006-2010年资产状况及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本报地产评论员 房蓉

  据《新民楼市》粗略统计,由于2010年前三季度楼市销售依然火爆,且2010年的营业额有相当部分来自2009年的协议销售,总体上主流房企2010年的业绩平均增幅都在三成以上。但是,随着地产调控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叠加效应持续深入,潜藏着高额负债率的负作用或将显现。

  现增长800%“大丰收”

  2010年调控政策频出,首先是四月新政,而后在年尾又接力“新国八条”,但仔细统计房企年报发现,调控年房地产企业依旧处在“春天里”:13家房企2010年度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上海创兴置业更是出现了增长800%的“大丰收”,中弘地产、丰华股份、华丽家族、世茂股份等房企也都实现了300%以上的增长。除此之外,还有20家房企2010年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作为地产界的龙头老大,万科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达1081.6亿元,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第一个“千亿级”房企。保利地产2010年度实现营收357.1亿元,较上年增长5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39%。而金地集团发布公告称,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较2009年度增长50%左右。2009年金地实现净利润17.76亿元,由此推算2010年净利润将达到26.6亿元左右。良好的销售情况是2010年度三大房企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此外,沪上知名房企复地集团也公告表示:营业收入录得约人民币86.52亿元,较2009年上升约66.9%;富力集团的年营业额增加35%至人民币246亿元,而以商业地产为主的几家企业受益更是颇丰。2010年世茂股份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74亿元,同比增长324.2%,即比2009年度翻了两番。2010年宝龙地产实现合约销售额62.15亿元,较去年同比大幅增长114.1%。而SOHO中国营业额大幅上升146%至人民币182.15亿元。

  一线房企“钱”景迥异

  从历史数据看,一线房企,如万科、保利、招商、金地、中海这传统的五大龙头房企规模有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万科在2010年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额108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和70.5%,成为首家年销售超过千亿的房企,与排名第二、第三的保利、中海差距拉大。

  保利地产的业绩增速也不错。2010年保利销售同比增长53%至663亿;中海增速稍慢,2010年,中海全年销售额671.1亿港元,同比增长40.4%。

  相比上述三家进入600亿阵营的公司,金地和招商地产与之差距扩大。报告显示,2010年金地集团实现销售金额283亿元,同比增长34%;招商地产2010年实现签约销售金额仅146.2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48.42亿元有所下降,成为龙头中唯一没有实现业绩增长的公司。

  相较于销售业绩的下滑,招商地产净利润仍实现增长,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2.3%。

  总体来看,第一阵营的中海、万科净利润分别是金地的近4倍、2.5倍,分别是招商的5倍、3倍多。

  然而,很多时候,在追逐规模的同时,利润率很难跟上。

  在保持快速周转的同时,2010年万科在地产业务结算净利率15.52%,较09年上升3.27个百分点,结算毛利率29.75%,较2009年上升7.76个百分点。而单看毛利率这一数字就远不如其他上市房企。如龙湖毛利率为33.3%、复地毛利率为36.5%。

  或许是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万科总裁郁亮表示,公司近年来始终把“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作为重点工作。

  着力布局二三线城市

  调控措施频出,百强企业呈现出不少新的变化。

  由于一线城市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布局相对均衡的万科、保利、恒大等企业,在一线城市成交量下滑的情况下,二三线城市销量集体发力,其中恒-大地产二三线城市产品占比高达96%,全年实现销售面积789万平方米。

  在信贷从紧、监管措施日趋严格的情况下,百强企业的业务模式正在变化。合作拿地、联合开发、共同经营的现象越来越多。万科近75%的销售业绩来自于合作开发项目,绿城的代建项目迅速增长,商业代建的面积已占绿城整个在建面积的20%左右。此外,绿城、绿地、万科、首开等企业都积极投入了保障房项目的开发建设。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2010百强榜单上,万科凭借千亿业绩稳坐综合实力头把交椅;中海地产和保利地产分列二三位,上海有23家房企进入百强榜。其中,绿城在综合实力TOP10中排名第五,在规模性TOP10中排名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民楼市》掌握的多家年报中,一线开发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继续推新品、推精品;同时发展潜力巨大的二三线城市。

  “在可能的情况下,万科将在上海做到100%的住宅产业化,100%达到‘绿色三星’楼盘。”3月初,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刘爱明公布了万科上海2011年战略,将在沪上六大热点区域布局七大战略新品,并将首次推出2011年度重点项目五玠坊。

  “‘花开中国’是公司坚持的战略走向。”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表示:花样年继续聚焦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和京津都市圈等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四大战略区域。在“花开中国”战略指引下,在2010年新进入了桂林、大理、无锡和南京4个区域核心城市,将公司的业务布局从7个城市扩展到11个城市。

  与花样年类似的是,上海本土企业复地也走出上海,布局全国。截至2010年12月31日,复地拥有规划建筑面积总计约1414万平方米,按权益计总建筑面积约905万平方米的项目储备,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天津、太原、南京、杭州、无锡、重庆、武汉、成都、西安及长春等12个城市。复地集团董事长张华认为“配合全国性的规模化发展布局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本集团今后几年主营业务及利润的稳定增长。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