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日本核危机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地产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法治视窗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3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广告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广告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广告
 第B41版:生活之友
 第B4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43版:彩票看点
 第B44版:广告
 第B45版:好吃周刊
 第B46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47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48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49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50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51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52版:好吃/酒旗茶垆
   2011年3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乳 饼

王吴军


  文 / 王吴军

  《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潘道士法遣黄巾士 西门庆大哭李瓶儿”中,李瓶儿卧病在床,不思饮食,这时,“只见观音庵王姑子挎着一盒儿粳米、二十块大乳饼、一小盒十香瓜茄来看。”王姑子说道:“这盒粳米,和些十香瓜,几块乳饼,与你老人家吃粥儿。”把乳饼作为佐餐之物来吃粥,《清稗类钞》中曾经有过记载,说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用“牛乳煮令百沸,点以青盐卤,使凝结成饼,佐以香粳米粥,食之,绝佳。”这里说的“饼”应该就是乳饼,可见乾隆皇帝也是一边吃着乳饼一边来吃粥,其味道应该是很不错的。

  清朝的笔记《醒园录》中也写到了乳饼的制作方法,此书是作者做地方官时写的,作者每次吃饭时,“厨人进而甘焉者,随访而志诸册”,可见《醒园录》里记载的乳饼的制作方法是很实用的。

  唐朝的中医著作《四声本草》中说乳饼不仅是一种美食,还具有药用价值:“乳饼味甘,性微寒,可入药”、“治赤白痢,切如豆大,面拌,酸浆水煮二十余沸,顿服,小儿服之弥佳。”元朝的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说到了乳饼的药用价值:“用面拌,煮熟,空腹食之”、“主疗脾胃虚弱,赤白泄痢。”

  元朝的杨允孚在《滦京杂咏》里写了这样两句诗:“营盘风软净无沙,乳饼羊酥当啜茶。”意思是说,在风大多尘的塞外军营里,若是遇到风软无沙的晴天,士兵们就会兴致勃勃地摆上乳饼和羊酥来品尝,并将其当成休闲的啜茶时光。由此可见,乳饼是当时塞外的一种日常食品。不过,今天的西南地区依然随处可见食品摊上摆放着大块豆腐干似的乳饼,有方形的,有圆形的,买回家煎着吃煮着吃都行。用乳饼做出来的美食很多,可以把乳饼切成薄片跟火腿同蒸,这叫做“火腿乳饼”,颜色红白相间,非常养眼,别说吃了,就是看上一眼,也会让人食欲大增的。另外,还有火夹乳饼、路南乳饼、清蒸乳饼等。

  乳饼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乳腐”。明朝的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写的就是“乳腐”,而把“乳饼”作为别名。只是,若是把乳饼叫作“乳腐”,很容易和腐乳混为一谈,因为江南人家就是把豆腐乳也叫作“乳腐”的,清朝大才子和大美食家袁枚在他《随园食单》中提到的虾子腐、广西白乳腐、王库官家制及苏州温将军庙前卖的乳腐,都是豆腐乳,而不是乳饼。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