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专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心灵归依的殿堂
陈海涯
■福建省罗氏宗祠
■ 钱氏宗祠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公园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钱氏宗祠由钱氏后人于1918年建造,名春晖堂,耗银两万;祠堂门楼精致的砖雕是一大特色。它历经百年栉风沐雨和战火动乱,保存完好至今堪称奇迹。
■山东半岛荣成市宁津街道留村,保存了较完整的传统村落环境。有胶东特色的海草房、元代古墓群、程氏祠堂以及果蔬采摘园、美丽乡村农舍等。
■ 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的郑氏宗祠为国家级文保单位。郑氏族人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食共居达360余年,鼎盛时期家族有3000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名冠天下,多次受到朝廷旌表, 1385年,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横匾。
■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有“千古第一村”之美誉。村里的董氏大宗祠在1927年被军阀孙传芳残部所焚毁。董氏大宗祠遗址上残留的石柱巍然肃立,傲视苍穹;一对红石巨狮,昂首相视,雄风犹存。董氏大宗祠被称为民间的“圆明园”。
■浙江省松阳县横樟村是包公后裔集居的村落,包氏宗祠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祭祖活动,铭记包氏家族的廉政品德,传承族规家训,潜移默化教导后世子孙。
■ 福建省连城罗坊的“走古事”大型民间祭祀活动,是闽西客家人在元宵节举行的一场盛大狂欢节,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由青壮年抬起的古事棚,一次次地冲进罗氏宗祠,引起阵阵欢呼。
■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郭氏石祠是东汉早期的墓地祠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石祠为单檐悬山顶两开间房屋,面阔4.14米,高2.64米。祠内刻画像的主要内容有车骑出行、庖厨宴饮、狩猎等祠主经历和生活图像,还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 位于黔东南的天柱县是个侗族和苗族集聚的地方,天柱宗祠却在这里蔚为壮观,数量众多,成为旅游景点。建成于1920年的舒氏宗祠有365平方米,牌楼庄严华丽,雕琢工艺精湛,是天柱地区祠堂建筑中的佼佼者,是县文物保护单位。
  看到照片,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么会想到起拍祠堂的?是啊,对我一个生长在上海的人来说,祠堂好像有些遥远、甚至模糊不清。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我对拍摄祠堂情有独钟呢?先得感谢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授的《百家姓》,是我对自己这个陈姓充满了自豪感,从而对各个姓氏的来龙去脉有了解的愿望;还有就是纪录片《乡愁》,其中拍摄的一个个讲述乡愁的祠堂场景,也使我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当然,还想去实践一下,自己名字所寓含的意义。

  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祠堂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去拍?那就边找边走边拍吧。我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无数次的回来又出发,回家再出门。

  网络再发达,也不能全信,得学会辨别真伪;导航再厉害,也有它的短板,也有不能到达的地方;朋友算是给力了,但总有一些时段不能陪你出门,怎么办?难道就不拍了吗?不,一个人也得出去。有些路,就得一个人走。

  祠堂是用来祭祀的建筑物。我,一介女子,克服的不仅仅是祠堂里那特有的阴森环境,和那种传统的神秘的畏惧心理,还要克服村庄里那此起彼伏的“汪汪”声的恐惧。一年,两年,三年----,也就这样走过来了,并且还将这样走下去。我已走过了全国19个省市的700多个乡村(镇),行程近9万公里。拍了1000多个祠堂,《百家姓祠堂》已完成300多个姓氏。

  祠堂是华夏文明特有的“国粹”印记,是中华千年文明历史传承的伟大创造。每一个姓氏祠堂都有自己贯穿古今的精彩历史纹脉。

  还有很多祠堂在等着我。祠堂对我而言,它们如同神的存在!那是我拍摄的天堂,我的诗和远方!

  图文:陈海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家庭计划
   第05版:申城纪实·教育
   第06版:情理·案例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家居生活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太太厨房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专刊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传统心灵归依的殿堂
家庭周刊专刊13传统心灵归依的殿堂 2019-08-14 2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