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记者实验检测大学生的警惕性——~~~
记者实验检测大学生的警惕性——~~~
记者实验检测大学生的警惕性——~~~
记者实验检测大学生的警惕性——~~~
记者实验检测大学生的警惕性——~~~
记者实验检测大学生的警惕性——~~~
记者实验检测大学生的警惕性——~~~
     
2011年12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实验检测大学生的警惕性——
校园“借”钱
日“借”千元
  近来,骗子们的“工作热情”也逐渐高涨,开始了年底的敛财行动。一些骗子还把手伸向了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大学生。那么,大学生的警惕性高不高呢?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记者走访了几所高校,做了一次“借”钱的实验。结果发现,实验一天竟然“借”到了千元。

  【实验动机】学生发帖上过当

  近日,北师大一同学发帖称,在校园里遇到了自称香港某大学的学生,他们先借用电话之后又委婉地表示想借点钱。该同学当时觉得这两个人的确带有广东口音,外形也像学生,于是没有更多怀疑,将自己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借给了他们。等到发现被骗后再去寻人,他们已不见踪影。学生们是否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记者做了相关的实验。

  【实验结果】37.5%愿意“借”钱

  上周末,记者背上双肩包、穿上帆布鞋,打扮成学生模样,前往北师大、北邮、北航、北语等高校,以“钱包被偷了”的理由,找一些同学“借”钱。每次“借”钱,记者都很着急又略带一点儿哭腔。

  记者一共向88个同学借钱(男女生各一半),会借的33人,占总人数的37.5%。借到的钱中,金额单笔最高是100元,最少的为5元。实验了一天,记者“借”到了千元左右。

  在借出钱的这些学生中,大部分的理由是“从外形判断觉得应该可以相信”“借出的钱不多,被骗了也没有太大的损失,万一帮助了一个人呢”“完全是出于同情心”。

  不借钱的同学,则是由于“听说过很多人被骗”或者“自己就被骗过”,所以不再上当。

  【性别分析】男生出手更痛快

  这次借出钱的33个同学中,女生为14个,男生为19个,男生略多于女生。

  在北航,记者向一名男同学求助,希望能借到回家的路费。该同学一边从钱包里拿出钱,一边对记者说,钱包被偷了应当报警,“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现在身上没有太多的现金,所以只能给你50块钱”。当记者亮明身份时,他才一脸感叹。

  但当记者向一些女生借钱时,她们大多不愿多做停留,即便愿意“借”钱,也不会像男生那样还会好心提醒。

  【专业分析】理工科学生较理性

  借钱给记者的这些学生中,理工科的学生比例小,理科、文科、管理类学生比例较高。

  在北邮“借”钱的时候,一名男生立刻躲开,冲着记者摆手说不借。

  记者表明身份后,他表示,按照逻辑分析,如果是学生把钱包丢了,一般会立刻打电话给家人或朋友,“钱包里肯定有身份证啊、银行卡啊,这些都需要立刻挂失。哪还有时间在这里借钱,肯定值得怀疑。”

  记者了解到,该学生是理工科类专业的,接下来拒绝“借钱”最多的也都是理工科类的学生。他们几乎全带有“按照逻辑判断”的口头禅。相对来说,文科、管理类的同学情感更丰富,掏腰包更易。

  【年级分析】低年级上当更容易

  大一、大二的学生比例较高,约占借钱人数的60%。从生源地上分析,外地学生愿意借出钱的较多,占借钱人数的55%。

  在北师大借钱的时候,一名女生毫不迟疑地拿出钱包,递给记者40元钱说:“我就这么多零钱了,你赶紧打个车去找你其他认识的人吧,不然天黑了就更不方便了。”

  事后记者问她为什么这么大方,她表示,她今年刚到北京读书,觉得大家都是从外地过来求学的,独自在外也都不容易,反正借出的钱也不多,能帮就帮了。北太平庄派出所民警表示,到年底了,骗子可能会增多,在学生遇到陌生人上前攀谈时,一定要谨慎。

  法制晚报(兰艺云  刚晓  范博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志愿”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乱罚款交警受处理
走私一种
两院院士女性仅占5.6%
初中生调研农村校车安全提完整报告给国家
校园“借”钱 日“借”千元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1校园“借”钱
日“借”千元
2011-12-06 2 2011年1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