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业务女友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主打食品广告,包括软文策划。四十逾二的她身材娇小打扮入时,再加谈吐神采飞扬,看上去比她的实际年龄至少要减掉10岁。
一次,她在衡山路一家咖啡馆请我喝“蓝山”谈业务时,说自己当上了“儿童团长”。40多岁的广告公司老总怎会当起“儿童团长”?这倒也新鲜。
原来,这是她开展业务的“第二战线”。随着广告业务的激烈竞争,她那充满热情的随机访谈,常常被日理万机的老板们以各种借口婉拒。连面都见不上,口才再好,打扮再时髦,也是白搭。养着一个十来人的团队,日常有不菲的开销,她必须确保下属都有活干。但公司业务有一搭无一搭的,让她伤透脑筋。她自忖:必须找到一条能贴近客户的通道。
平时在与老板们的接触中,她常听到他们诉说“没空陪孩子玩”。而这些孩子大都处在小学高年级及初高中的年龄段,有的还是单亲,有的老妈比老爸还忙,家里的物质虽然丰富,但精神却很空虚,孩子还不愿和父母交流。老板们于是感叹:管得了企业一群,管不了家里一个!
那天,她脑中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想法: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既可解决老板们的后顾之忧,又可开通与老板们的“直接通道”,当然做这样的事也绝对是有赚头的。她制定了一个详尽的“儿童团”活动计划:暑期欧洲深度游、寒假澳新阳光游、双休日长三角古镇摄影写生游、生日派对、感恩父母诗歌朗诵酒会,乃至异国餐饮品鉴,等等。老板们看了这个计划,尽管费用不菲,但解除了自己无尽的家庭烦恼,真是求之不得。
计划通过后,繁琐组织实施工作却令她始而亢奋投入、继而身心疲惫。这帮娇贵的团员们,年龄是儿童,行为却很成人:男孩都各自为王,勾心斗角,甚至引发肢体冲突;女孩则互相猜疑、妒忌,竭尽攀比之能事,还弄出些争风吃醋的故事来。一年运转下来,她“老吃力的”,但却创造了无数次接触老板的机会,随之带来的是广告业务下单率明显上升。
就在喝咖啡不到2小时的时间里,她的两个手机就像两挺机关枪,不停地轮番击发,接洽一个又一个新的广告业务。
看来,她的迂回战术是成功的。商业社会中,迂回战术有时也是取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