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综合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社工突破“玻璃屋顶”
  本报讯  (记者  宋宁华)  收入有限,“钱景”不高;社会化招聘,上升空间有限……种种现状使本市社工流动性大、尤其是难以留住年轻人才。今天,记者从静安区人保局获悉,静安区在将本市率先出台《静安区社会工作者队伍规范化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从招聘录用、日常管理、职位晋升、薪酬福利等方面“力挺”社工,帮助他们突破职业发展的“玻璃屋顶”。

  今年公务员考试昨天结束,记者了解到,此次静安区招募公务员中明确规定,有社区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优先录取。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公务员局局长黄荣透露,在静安区,社区工作者队伍不再是解决困难人员就业的“托底”队伍,而是和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等一起,成为人才库“主力军”;工作优秀的社工可作为公务员的“储备队伍”,在应聘公务员时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区政府各部门将提高从社工队伍中招录公务员和提拔干部的比例。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从事社工工作,志愿奉献精神、服务意识不可或缺,这是社工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即将出台的《静安区社会工作者队伍规范化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则是从招聘录用、日常管理、职位晋升、薪酬福利等方面规范社工管理,并通过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社工队伍。《办法》为社工设置了5级、13档的职位晋升体系,与薪酬直接挂钩;还建立了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即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的社区工作者,每年将增加一级薪级工资。社工还可享受体检、公休、疗休养等多项福利待遇。该办法实行后,静安区社工的整体收入水平将大幅提高,薪酬待遇将在全市乃至全国社工中领先。

  同时,《办法》也为进入社工队伍设了“门槛”,明确规定社工必须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必须接受专业化的社区工作培训等。为了便于社工队伍管理,静安区将原先“多头管理”的社工队伍重新整合,归口到区人保局下,按照需求分配到各社区中。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也不再是“铁板钉钉”,而是根据社区需求和个人意愿统筹安排流动,让社工们各尽其长。

  据悉,近年来静安区社工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四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玉玲、石门二路街道凯迪克大厦联合党支部书记肖素华成为静安区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本月中旬,静安区还将面向全市招聘近60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吸收“新生代”加入社工队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综合
   第A03版:民生·财经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早间点击
   第A0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A09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公务卡能否“卡”住公务消费
赞吴菊萍“这笔钱我自己用”
千里之堤,溃于车祸?
车流量增二成 未现严重堵车
让社工突破“玻璃屋顶”
春节前或出现数天“极端拥堵”
新民晚报评论·综合A02让社工突破“玻璃屋顶” 2012-01-04 2 2012年0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