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常往所罗门的诗人庄延波曾对朋友说:“在所罗门想吃龙虾,根本不必花钱,只需走到海边,伸手一捞就有了!”话虽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所罗门群岛的海产,包括龙虾在内,其藏量之丰富多彩,价钱之廉,倒是千真万确的。其成因有二:
所罗门不单是群岛之国,星罗棋布的岛屿散落于16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同时拥有世界最辽阔的玛洛科内海,成为鱼族隐藏群集的温床。
其二,所罗门人口稀少,全国仅40万,对海产消耗量有限。出口方面,政府制订了严苛的捕捞法令,只允许用钓钩;即使在深海,也不准用拖网。注重海洋生态保护,即使千年后鱼族也不会减少。
所罗门的海产丰富,除了冷冻和罐装鲔鱼畅销国外,尚出产近两百种其他鱼类,著名而鲜美的如马鲛、苏眉、石斑、海底鸡、泥猛、海鲤……应有尽有,而且无论是哪一种鱼,市场的售价都一样。不像在马来西亚或中国港澳等地,鱼被分成许多等级,价钱相差悬殊。在所罗门,你买什么都是每公斤所币5元(约相当于人民币9元),而且鱼全是剖肠去肚的,其新鲜度更非其他国家所能比。
我们住在营寨,要吃鱼简单方便。下午放工,找几个喜欢垂钓的伙伴一同出海,夜晚回来时往往有上百公斤的收获,可供伙食部一两周的食用。
除了鲜鱼,岛民对其他海产兴趣都不大,包括龙虾、螃蟹、海参及贝类。在人口众多的国家,龙虾常被列为海产中珍品,价格不菲;然在所罗门,龙虾的身价无法体现,与鲜鱼共浮沉。土人工友有时把捕获的龙虾免费送上,即使有时索取报酬也极低廉。
首都霍尼亚拉有好几间专收购海产的冰冻库,龙虾、海参、鱼翅、鲜鱼均在收购之列,主要市场为美、日和我国的港、澳等地。冰冻厂规模都不大,几个运箱作冷房。
椰子蟹,外形怪异而丑陋,却是所罗门群岛的特产,誉为海中国宝,政府严禁出口。椰子蟹因喜噬椰子而得名,其螯臂粗壮有力,是将椰子剥皮破壳的“铁钳”,更是挖雪白椰肉的“利刀”。
如果我们皮薄肉软的手指被椰子螯的蟹臂一钳,想象其结果吧!然而,它那两只因长期运动而肌肉发达的“铁臂”,肉细鲜美,成为桌上佳肴。椰子蟹腹内糊状的部分,因长期采噬椰肉,存有芬芳的椰味,掺在饭里吃,齿颊留香,使椰子蟹的声名远播!
所罗门的海产,有些仍有待开采,尤其是贝类。一些在别国视为桌上珍品的,岛民看作是平常物,最凸显的莫如鲜蚝。壳大肉肥的蚝贝密密麻麻地粘在尚岸红树如伞骨的浮根间。有些年久日深繁殖了又再繁殖,甚至三五个簇拥在一起,也有的脱落在浅海中,捞起乍看像一块块石灰岩,细察方知是蚝贝。用铁锤凿开贝壳,把乳白色的蚝肉挑落,半个下午,几个同伴可以采到20公斤的肥美蚝肉。这些蚝,若在马来西亚,每只10林吉特(22元人民币)也难吃到。
还有一种贝类,大小如拇指,味与形极像鲍鱼,鲜美甘甜。我们喜欢叫它“迷你鲍”,真正的称呼为“九孔”,因为它的蚌壳有一排列精致排列整齐的小孔;柳叶形的蚌壳,晃闪着水晶体一般的光泽。据说“九孔”才是鲍鱼中的极品,价值非凡。实价多少,除非拿去餐馆让食客品尝,否则就难有答案。
如果有人说石斑鱼、龙虾、螃蟹、鲜蚝甚至于鱼翅都吃腻了,要是生活在所罗门,请别感到惊奇。 冰谷(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