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政策”两个字
邓小平的车队虽然离开华侨城,而身后的鼓乐和歌声仍然余音缭绕。邓小平八年前走过的还显得荒凉的深南公路,已经变成城市里面的深南大道。宽敞的柏油大道两旁绿树成荫,高楼大厦林立,还有很多繁忙工地上的大吊机在蓝天中伸开长臂,也像是在欢迎已经88岁高龄、远道而来的这位老人。
在回迎宾馆的车上,邓小平余兴未尽,不断提出关于华侨城建设的一些问题。深圳市长郑良玉向邓小平汇报说,“中国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这两个旅游景区是近两年才竣工、对外开放的,一下子吸引了许多海内外客人,不但社会影响大,而且经济效益也很好,还安排全国各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上千人就业,实际也是帮助西部一些地方脱贫。邓小平听后兴奋地说:“就是‘政策’两个字。花的钱不多,效果却很好。”
其实,在早上去华侨城的路上,谢非、李灏就曾经向邓小平汇报说,广东、深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以后,上缴国家财政比以前多很多了,还积极扶贫,尽可能对其他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给予支持、帮助。邓小平听后说:“将来,发达地区上缴利润的方式可以改变一下,国家用发达地区上缴的钱来补助内地相对落后地区。当然,现在沿海发达地区的政策还不能变。但将来国家要抓这个问题。否则,地区之间差距太大。你们太好了,人都往你这里跑,你们也受不了。我们老家四川跑到你们这里来的人就有不少。”
女儿邓榕补充说,还有湖南、江西等地方到广东、深圳打工的也很多。每年春节过后就“百万民工下广东”,形成民工潮。邓小平说:“对于这种事情,一方面当然要控制人口流入;一方面,特区将来要多上缴利税给国家。对于这一点,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要向你们开刀,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还是要增加你们的活力。但等你们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向你们开刀。到本世纪末,就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李灏说,邓主席的这个思想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落实。深圳是全国的深圳,全国支持深圳,深圳要更好地服务全国。到了本世纪末,估计深圳每年财政收入会达到100亿元,那样的话,每年向国家上缴30亿元是不会有问题的。
邓小平高兴地说,所以,现在还要增加你们的活力。十年内不向你们开刀。李灏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大笑起来,在车里竟然带头鼓掌。
谢非又向邓小平汇报说,广东自身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省有40%的人口在山区。那些山区地方资源欠缺,交通不便,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广东属于人多地少,人均只有7分耕地,粤东的潮汕地区人均只有3分耕地。目前,广东还有32个贫困县要靠财政补贴。这些年,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积极帮助这些欠发达地区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要求广东省内沿海先发展的地方帮助山区的发展。例如,深圳市就负责帮助属于山区、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梅州地区。李灏补充说,深圳每年从自己的财政收入中拿出2%,作为对梅州的扶助基金,帮助他们发展一些重要的经济项目。已经搞了3年,对梅州大约投入了一亿五千万元。效果还是很好的。由于当时从深圳市区通往西部的马路还没有完全修好,汽车行进的噪声比较大,女儿就在老父亲的耳边大声地把谢非和李灏的话传达一遍。邓小平则边听边思考问题。
邓小平对谢非、李灏说:“你们做得不错。共同富裕的构想就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带动慢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能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任其下去,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也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目前,我们既要提醒发达地区尽量向国家多作贡献,但也不能鼓励懒汉思想。‘吃大锅饭’就是懒汉思想。差距总是会有的,特别是两头之间的差距总会较大。我们要客观认识问题,同时要积极地使差距相对缩小。我以为,就全国范围来说,是可以顺利解决差距问题的。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方的许多资源如石油、稀有金属等还未很好开发。我国的稀土就是一大笔资源,占世界的很大比例。”
在回迎宾馆的路上,郑良玉继续汇报说,深圳特区十一年来不仅在经济上得到很大发展,而且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强时,邓小平说,关键是要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发展了,才有条件解决各种问题。特区主要发展外向型经济。能够高速度就应该搞快一点。国际上的市场已经很紧张了,对我们来说困难多一点。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吃了亏。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总是会有困难的。这些困难反映到我们内部也会有不同意见。但不要紧,只要努力把经济搞上去,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人的观念是会变化的。我们发展了,连香港人的观念也会变化的。
郑良玉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一定遵照您的指示,把特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
邓小平说,我们应该是有能力把精神文明建设搞好的。旧中国上海那么多腐败的东西,卖淫、吸毒、黑社会等等,解放后,我们用来治理整顿的时间只有三年,那些坏的东西,腐朽的东西都肃清了,抢劫案件马上就减少了。车上有人插话:那时用的办法就是全民动员,人人参加,搞运动。邓小平说,我看不搞政治运动也能解决问题,教育和动员人民群众就能解决问题。
仙湖植物园妙趣横生
1月22日上午9:30,邓小平乘车前往深圳仙湖植物园参观。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市委副书记厉有为等陪同。一些香港记者还是悄悄地在迎宾馆对面、教委招待所最顶层的阳台上用微型摄像机拍摄邓小平的车队。
9:45,我们的车队进入仙湖公园内的珍稀植物园门口。邓小平下车。已经先到的国家主席杨尚昆迎上来,两个人握手。邓小平说:“你也来了。”杨尚昆说:“我昨天就到深圳。”谢非、李灏向邓小平介绍陪同杨尚昆的广东省委副书记郭荣昌、深圳市委常委李海东。邓小平微笑着点点头,同他们握手。
今天,陪伴在邓小平身边的除了夫人卓琳,还有大女儿邓林、儿子邓朴方、小女儿邓榕。负责父亲的翻译、传达任务的是邓榕。杨尚昆的儿子杨绍明背着几部不同样式的照相机,主动到邓小平身边,两只手握着邓小平的手,说:“邓伯伯好。”邓榕对老父亲说:“绍明哥可是大摄影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哩。”邓小平听后笑着说:“好哇,你们杨家两个主席呢。”杨尚昆听了也跟着笑起来。邓小平问杨尚昆:“我们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认识的?”“1932年。”杨尚昆扳着手指,颇有感触地说。邓小平也感慨地说:“60年,60年了!”邓榕说:“你们像老哥俩,一见面就高兴得不得了。”邓小平说:“我们经常在一起。”邓榕说:“今天,你们要好好地唠一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