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狼鲞烤肉是宁波乡间一道很有特色的名菜,喜欢吃的人大赞其味道鲜美,而不喜欢吃的人,倒贴他钱也绝不敢吃,是因为这道菜的主要原料——“乌狼鲞”,是用河豚鱼制成的。
说到河豚鱼,许多人会谈鱼色变。其实,食河豚鱼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苏东坡就写过“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诗句。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更是夸张,说有个人嗜食河豚鱼,不慎中毒身亡,死后托梦于妻说:“干嘛不用河豚祭祀我。”
对于河豚鱼的美味,我也深有体会。有次到外地采风,朋友在饭店请客,其中有道菜就是红烧河豚鱼。鱼是人工养殖的,还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厨师烹饪。即便如此,起初我还是不敢下筷,看到同桌朋友大快朵颐的样子,才忍不住尝了一口。河豚鱼肥美嫩滑、入口即化,特别是富含胶原蛋白的鱼皮,夹起来黏黏的,就像拔丝苹果一般。难怪有人把它与鲥鱼、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美食当前,文人们也顾不得斯文了,没多久,满满一锅子红烧河豚鱼就被一扫而空。
乌狼鲞是乡间对河豚鱼干的俗称。清明前后,渔民前去捕捞,鱼多吃不完时,就逐条将河豚鱼从背部剖开,除去有毒的东西,将鱼肉在水中反复清洗,撒上海盐,然后放在烈日下暴晒三四个月,腌制成了硬邦邦的、状如树皮的乌狼鲞。与五花肉放在一起烤制,就是绝配,在一些渔村,用来招待贵客,妇女做产时也当做一种美食来吃。
以前读书时,有个来自渔村的陈同学,放假时,要叫上几个哥们去家里吃海鲜,最受我们欢迎的就是那盆乌狼鲞烤肉。他母亲会提前把乌狼鲞同毛笋干放在水里泡软,等我们一到,就洗净切块,同五花肉一起放在砂锅中,然后加入绍酒、酱油、糖和大料等,放在煤球炉上文火慢炖。那股特有的浓香,引得我们口水直流。鱼香、肉味,加上毛笋的山野气息,相互交融,热腾腾的砂锅一端上桌子,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围在一起,喝酒吃肉吹牛,好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