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一年之后,在办公室帮忙。主管让我征求对领导班子的意见,由于平时和同事们关系不错,大家对我也不加戒备,老岳和我说了一大堆对厂领导的意见,我原封不动地记下来,尽量保持原汁原味。汇报的时候,一位行政领导说:“你的速记水平很高啊,这一条是老岳说的吧?”他很轻松地随便一问,我也没当回事,光为人家夸我速记水平高得意了,就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天,这位领导就开始和老岳叫板:老岳忙了一夜赶写材料,要交到上级机关。可领导非让他带着人去劳动。老岳说:“这材料上面急着要,您能不能换个人?我明天再去行吗?”领导大发雷霆,大会小会批评老岳高高在上,不爱劳动。老岳也不含糊,公开顶撞,两人剑拔弩张。大伙都不解:“老岳咋把他给得罪了?”只有我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心里这个悔啊,见着老岳就不好意思。
我没有勇气说出这件事,想说也没法说,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岳和这位领导的关系越来越僵。其实,他俩因为一条意见反目,对双方都是损失。这位领导不是老岳的主管领导;老岳凭着老资格,当然不受他的气,向主管领导一倾诉,又造成了主管领导和这位领导有了矛盾。矛盾升级之后,一来二去,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子的团结。
这件事让我接受了教训,从此以后,在同事之间、领导之间说话再不敢造次,不当传声筒。再整理意见的时候,十分注意去掉特殊语气,瞧不出来是谁说的,以防给他人找麻烦。
如此一来,和某些上司的关系虽然远了一层,但也留下了一道不远不近的界线。关系不“超标”,表面看吃亏了,不是谁的人,没人向着你,但因为有做人的原则,日久天长,反而能赢得大家的信任。所以,我感谢那次摔跟头的经历,只是觉得很对不起老岳,得罪人的成本让他兜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