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再度与消费者相约,曝光了家乐福、麦当劳、中国电信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品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虚假欺诈行为,揭露在新消费环境下的种种骗局和陷阱。随着众多大牌名牌不为人知的“冰山一角”逐渐被揭开,消费者纷纷在微博留言:很震撼很受伤。
对于被曝光的问题,昨夜今晨,几家涉事企业也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均表示对被曝光问题高度重视,将迅速展开调查,严肃处理。不过,相关企业回应的内容都是泛泛而谈,遣词用句如出一辙,公众质疑仍此起彼伏,期待相关企业和有关部门给出更明确的回答。
郑州家乐福
一鸡两价
过期食品“返包”再卖
家乐福销售过期食品早已不是新闻。在昨晚央视3·15晚会上,这家知名的跨国零售连锁巨头以次充好,并将过期食品重新包装销售的行为又被曝光。
位于郑州花园路国贸360广场的家乐福店,每天来购物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这家店里柴鸡的价格是11.96元,白条鸡是6.98元。除了价格相差一倍,外观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央视记者暗访发现售货员竟将从同一个包装袋内取出的三黄鸡,随意放置在柴鸡和白条鸡对应的位置充数。这样一来,原本同一包装的三黄鸡,经过人为摆放,变成了柴鸡,价格也相差了一倍。镜头中的工作人员表示:是不是柴鸡,我们说了算!
不仅如此,这家家乐福店还存在着“返包”销售的现象。所谓“返包”,就是将过期产品重新包装后再进行销售。央视记者前一天将做了记号的鸡胗放回柜台,第二天,“隔夜”鸡胗分散在3个不同的包装中重新销售。
家乐福回应:家乐福对央视3·15晚会所报道的河南花园店严重违规操作生鲜类产品问题高度重视,在此向消费者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公司立即展开调查,并将严肃处理。家乐福始终高度重视食品质量管理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采取措施,切实保证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京城麦当劳
双重标准
掉地牛肉饼捡起备用
作为全球第一快餐品牌的麦当劳对所有产品的烹饪程序和保存时间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但是,说的和做的完全一致吗?2012年12月1日,北京三里屯一家麦当劳店中,员工炸的鸡翅,一直放在保温箱中,超过保温期近一个半小时。吉士片拆了包装两个小时外观会发生变化,应该丢弃,而这天凌晨拆包但是没有用的两个吉士片,过了几个小时仍然被员工用做早餐的吉士蛋汉堡。
麦当劳的各类甜品派颇受消费者喜欢,麦当劳规定甜品派炸出90分钟内应该销售。为此,每一个甜品派外面都有一个标注了最晚售出时间的纸质包装,但是有时候这个标注的时间会更改。原本快到期的甜品派,员工一换包装,又向后推迟一个小时,有时候员工将甜品派包装更换上新的,重新写上时间待售。
在央视的暗访视频中,三里屯麦当劳操作间曾发生这样一幕,一个包装袋中生牛肉饼翻落散在地上,员工又重新拣起来。掉在地上的牛肉饼,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又被放在袋子中备用。员工的回答是:“油煎一下细菌就都死了,没事儿。”已经过期1天的东西,麦当劳员工的说法是“那更得用了”!
麦当劳回应:对于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所报道的北京麦当劳三里屯餐厅不遵循麦当劳营运标准违规操作的情况,麦当劳中国对此表示非常重视,在此向消费者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虽然这是一起个别事件,但这样有悖麦当劳营运标准的情况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我们将即刻对该店进行调查,并严肃处理。
招行工行农行
员工泄密
储户钞票不翼而飞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让消费者烦恼不已。许多银行储户账户因此失窃,牵涉其中的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警方调查发现,作案人能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网银把账户的钱划走,是因为其通过寻找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人购买了大量机动车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车主在银行的银行卡卡号和账户余额,而个人征信报告中则包含了更为详尽的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客户的收入、详细住址、手机号、家庭电话号码,甚至职业和生日等等。正是这些信息,帮助作案人筛选出了最有可能的6位密码。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在出售这么详细的个人信息?3·15晚会报道,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胡斌就曾向作案人出售个人信息300多份。中国工商银行客户经理曹晓军,也通过中介向作案人提供了多达2318份个人信息,而他正是通过工行跟银行接口的征信查询系统查询到了大量的个人信息。
招商银行回应:今天凌晨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对央视3·15晚会所报道的内容非常重视,特向所有关心、支持招行的客户、朋友表示深深歉意!招商银行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客户信息及用卡安全,对个别员工的违法违规问题绝不姑息!此前,我行已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截至记者发稿时,工商银行尚未对相关事件作出回应。
多地中国电信
方便之门
竟为垃圾短信开启
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绝?有关部门多次展开对垃圾短信的专项清理,但并无明显效果。继2008年、2009年之后,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再次对垃圾短信乱象进行调查。
“柔美的女子”、“玫瑰水疗”、“男爵养生馆”、“贷款、垫资”“税务专家教你避税秘诀”……平时,我们都会收到类似的短信,然而有些奇怪的是,发送这些垃圾短信的号码,不是手机号码,而是以0769、0571等区号开头的固定电话号码。由此,中国电信利用退市的小灵通号码发送垃圾短信牟利的内幕浮出水面。
央视暗访发现,广州电信、上海电信、随州电信等多地电信分公司都在经营垃圾短信的业务,利用电信通道群发垃圾短信的现象在这个行业已经相当普遍,并且电信的通道“移动的号码能发,联通的号码也能发。”在上海祖冲之路,央视记者找到了上海创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群发商业广告是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一个月下来起码发上上亿条短信,一天能发500万条。之所以一天能发送这么多短信,秘密就在于他们有一种更强大、更高效、更便捷的短信发送方式,即用电信通道发送全网。移动的能发,联通的号码也能发。
如果遇到用户对垃圾短信的投诉,电信公司也会想尽办法,为公司提供更换号码,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本应承担监督责任的运营商,却公然为垃圾短信发送大开方便之门,不仅如此,有的电信公司自己也在发送垃圾短信。
中国电信回应:中国电信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垃圾短信问题高度重视,已对曝光涉及的违反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的基层企业进行认真调查处理。中国电信整治垃圾短信的态度是坚决的,对发现的问题将坚决处理,绝不姑息,并将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努力为用户创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