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名 喜马拉雅水塔,由中国建筑设计师郑志等人设计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世界上的冰川在不断消融和萎缩。有科学家预测,50年之后,世界上50%以上的冰川都会消融。冰川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储备,失去冰川意味着未来的淡水危机会更加突出。喜马拉雅水塔的设计其实就是一座座人工冰川,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一个创新性的设计。这些建筑可以抽取部分冰川融水到上部储冰塔中,储冰塔的底部高度也远远超过雪线,可以很快把抽取的冰川融水冻结起来并长久保存,在未来需要的时候再合理地取用。这些人造冰川的作用不只是储存淡水,它们也将对遏制全球变暖作出贡献。
● 第二名 山区“创可贴”,由中国建筑设计师沈奕婷等人设计 在一些土质较松的山区建房,就意味着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好塌坡等地质灾害,因为建房必然会平整坡地、破坏植被。山区“创可贴”看上去就像是分布在山坡上的创可贴,它采用了仿生设计,把一座山坡上的所有房屋通过树根状的结构连接起来,形成一座座外观结构松散但是符合力学安全性原理的摩天大楼。山区“创可贴”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并保障“大楼”内所有房屋的安全性。
● 第三名 垂直垃圾填埋场,由中国台湾建筑设计师林玉达设计 与传统挖坑填埋垃圾的理念有所不同,垂直垃圾填埋场实际上是一座高塔,可以装填垃圾,这样可以避免垃圾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这些垃圾高塔可以建设在原有的城市废水处理池的上部,既可以减少废水池散发的臭味,又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这些高塔高达千米,高高耸立在城市中,不时提醒人们要减少浪费,尽可能少制造垃圾。
● 第四名 城堡摩天大楼,由乌克兰建筑设计师维克多·科皮金等人设计 在观看了部分日本人在2011年的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失去家园的新闻后,维克多开始设计这种可以防范地震和海啸的城堡摩天大楼。该楼的底座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弹性设计,就像一个超级不倒翁一样,可以随着地震波左右或上下摇动而不会影响建筑本身的结构,更不会倒塌。大楼底座上建设有50米高的防洪和泄洪设施,其中不住人。那些防洪设施可以帮助大楼抵御洪水和海啸的冲击,泄洪设施可以及时排除进入建筑内的水和泥沙,以此抵御洪水和海啸。
● 第五名 “占领”摩天大楼,由美国建筑设计师肖颖等人设计 受到“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启发,设计师设计出了一种可以为抗议者提供便利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相互之间用网状的绳索和帆布连接,方便“占领者”攀爬大楼,并能有效保障攀爬失手者的安全。设计师表示,这种设计可以有效消解抗议者的愤怒,对保障大楼内业主的安全也有一定的作用。 阿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