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昼嘀嘀夜叭叭 几时得安静
  首席记者  潘高峰

  读者来信

  新民晚报编辑部:

  我居住在虹古路270弄,周边马路每天晚上鸣号至凌晨3点,周围有近千户居民饱受噪声的困扰,居民的正常睡眠受到严重影响,休息权受到了侵犯。

  市公安局市环保局联合发布的《关于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违法鸣喇叭的通告》于2007年6月1日实施,《通告》规定了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鸣喇叭的区域和时段。凡违反规定鸣喇叭的,公安机关可以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予以罚款处罚。可是,几年过去了,机动车随意鸣号现象愈演愈烈。希望新民晚报关注此事,营造一个遵守交通法规、不随意鸣号的舆论环境。读者陆宇星

  昨夜,长宁交警在虹古路水城路口设卡整治“乱鸣号”违法行为。记者了解到,从2日起,整治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但喇叭声依然难以禁绝,而且越到夜深,喇叭响得越频繁。

  家住路口附近小区的市民陆宇星认为,要改变这种不良驾驶行为,需要集中整治,需要持之以恒的严管,更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

  卖房避喇叭声亏了20万

  喇叭声扰民一直是陆宇星的心病。“这里晚上比白天还热闹,喇叭声能吵到凌晨三四点钟,半夜里一次次被吵醒,难以入睡的经历让人痛苦不堪。”陆宇星为此专门给本报和市交警总队领导写信,希望全社会都能想办法管管这件事。

  昨晚,记者在整治现场碰到了陆宇星,他告诉记者,他家原本住在靠马路的第一排,因为喇叭声太吵,想方设法卖房再买房,换到了靠里面一排,搭进去20多万,没想到到了里面喇叭声还是不绝于耳。

  市民谢女士家也靠近马路,看到楼下交警在整治,连忙跑来诉苦:早上6点多就有人放音乐跳舞,晚上大排档喧哗,半夜喇叭声吵人,自从住进这里,她几乎没睡过什么安稳觉,长时间的精神抑郁,令她患上了重病。“有的邻居花了5万元安装隔音窗户,不然要疯掉了。”

  (下转A7版)  (上接第1版)

  管理有难度司机好赖账

  记者昨晚在现场看到,尽管路口多名交警重兵把守,但乱鸣号行为还是时有发生。晚上9时20分许,一辆大众出租穿过虹古路时,前面一辆车开得慢了些,就按喇叭催促,被交警拦了下来。

  “我没揿喇叭,肯定没有,这么多交警,我怎么会揿喇叭呢。”司机眼见交警要处罚,拼命喊冤。交警告诉记者,通过和同事前后联动执法,亲眼目睹了这位司机按喇叭的整个过程,这种情况下,通过交警指认完全可以确定其违法行为。

  “但像这种赖账的司机不在少数。”交警告诉记者,乱鸣号处罚起来的确很有难度,毕竟交警不是全知全能,很多时候也难搞清楚一排车中究竟哪辆揿了喇叭,更多时候还是需要靠司机的自觉。

  此时,又一辆锦江出租车被交警拦下,问他知不知道鸣号是违法行为,他说知道,但自己也搞不清到底为啥按了喇叭。“肯定是有什么事,我不会无缘无故按的。”看来,乱按喇叭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多换位思考少乱鸣喇叭

  尽管今天的情况比之以前有了很大好转。但陆宇星还是很忧虑。“整治一下好很多,但隔几天就又老样子。而且很多扰人清梦的鸣号是在深夜交警下班后,让交警无休无止地加班也不现实。”他认为,要改变乱鸣号的不良习惯,必须通过严管重罚,同时也要社会各方参与,让大家都来重视这件事。

  “我专门在路边作过统计,发现乱鸣号的车七成以上是出租车,他们有额度任务在身,往往容易焦虑,别人起步稍微慢点都要用喇叭催。”为此,他建议整治乱鸣号的第一步可以从出租车公司做起,各出租车公司应该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管理,通过企业的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让驾驶员告别乱鸣号的恶习。

  交警部门负责人也认为,整治乱鸣号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在一些人抱怨车辆乱鸣号干扰生活的同时,也应该想想是否因为自己乱穿马路、乱闯红绿灯的行为,让一些司机对鸣号理直气壮?“只有大家都能做到‘换位思考’,共同遵守交通法规,喇叭才会真正安静下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财经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视窗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聚焦·商界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新智
   第B14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品牌透视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大陆学生报考仍需参加高考
逾廿二万老人学会“四控一动”
应届生“三支一扶”今起网上报名
古画仕女“玩”手机
当语言学邂逅人类学
课间十分钟 “上墙”玩实验
昼嘀嘀夜叭叭 几时得安静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7昼嘀嘀夜叭叭 几时得安静 2012-04-06 2 2012年04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