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晨 他的内心远比外表更“爷们”
玛斯特
▲《十七岁不哭》剧照
▲《极限救援》剧照
▲《危情24小时》剧照
▲《北京爱情故事》剧照
  ◆玛斯特

  在“十七岁不哭”的年龄,他成为童星,却随后在迷茫和困惑中,经历着自己的“花季雨季”。他曾真正在生活中经历命悬一刻的“生死线”;最终从抑郁、低沉中站起来,吹响“集结号”,开始一个男子汉的“士兵突击”!“奋斗”了这么多年,他的事业渐入佳境,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全没有白费——他是李晨,一个“北京青年”。

  1  这个老大不好当  腰伤险被打复发

  由赵宝刚导演的新作《北京青年》刚刚杀青。在片中,李晨饰演男主角——何家老大何东。为了这个角色,李晨可是不惜“剃发明志”,以光头的个性造型示人。但李晨坦言,他这个家中老大,可一点不好当。“比如有一场戏是我被兄弟姐妹们暴打,虽然大伙已经控制了不少力道,但七、八人一起围攻我,我还是招架不住啊!再加上足足拍了五六条,差点让我多年的腰伤犯啦。这还不算,还有一场戏是把我绑在一根大柱子上,一绑就是一两小时。拍摄间隙别的剧组人员都能休息,就我一个人被绑在那儿一动也不能动。累了没法坐,口渴没法喝。”

  2  玩极限运动摔骨折  次日打石膏继续骑

  李晨,1978年11月24日出生于北京。人们最早熟识他,当然是1997年的那部《十七岁不哭》——那年,李晨19岁。如果您因此觉得李晨算不上绝对意义的童星,那就错了。他的第一次“触电”,发生在他11岁时。“1989年,我演了两部戏。一个是被《赖宁的朋友们》剧组选中,出演赖宁的同学;还有一个是拍摄电影《焦作风暴》,饰演一个送鸡毛信的小朋友,拿到了五百元的片酬,呵呵。结果,让爸给我买了一台价值不菲的游戏机。”

  如果不是因为早早与影视结缘,这个看上去文雅内敛的“大男孩”,也许会去从事一项与外表截然相反的职业。“我特别喜欢极限运动——汽车、摩托车、单板滑雪,凡是和速度有关的运动,我都喜欢,喜欢到骑车摔成骨折,第二天还会打着石膏再去骑。小时候没有多少钱,只能骑自行车过瘾,从大的坡上冲下来。后来17岁,我参加了北京老山摩托车运动队,我喜欢赛场里有速度的生活,被追赶、被挑战。我现在也有朋友从事这项运动,比赛还获了奖,让我羡慕加嫉妒啊,心里痒痒的,特想去沙漠骑着越野车驰骋!但后来家人极力反对我继续摩托车手的梦想,我就去了吕丽萍老师的群星艺术学校。再后来,就拍了《十七岁不哭》和《花季雨季》。”

  3  遭遇车祸横飞路边“我以为我进天堂了”

  但李晨随后的演艺之路,却并不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大起大落。“拍《十七岁不哭》时,每天收到那么多影迷来信,街坊邻居都认识我,同学都很羡慕我,所以我那时候变得挺浮躁。可这之后我又拍了很多戏,但大家记住的,还是《十七岁不哭》中的简宁。我不甘于此,就开始在拍戏之余凑热闹做起了生意。我当时在王府井开了一间服装店,专卖韩国精品服饰,还亲力亲为在店里打理。但半年后,这个韩国精品店连同整个商场一同关张了。我还跟朋友合伙在北京朝阳公园开过酒吧——两层楼,楼上还有小舞池,有专业的DJ打碟。但一年后,这个酒吧因为拆迁也夭折了。所以那段时间很迷茫,特别不想说话,也不想干事儿。就一个人闷在屋里不出来,有轻度抑郁症的感觉。”

  也正是在这段迷茫期,李晨遭遇了人生的一场大变故———时间是1999年。“在迎接建国五十周年的前夕,我骑着摩托车在北京三环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那正是我内心很纠结、挣扎的一个阶段,所以不知它和事故有没有直接关系。当时我撞到障碍物后,整个人从车座上飞了起来,安全帽和鞋子也都飞了。然后我人重重摔落在路边的国庆花坛上。好在花盆是塑料质地的,里面的泥土也比较松软,保护了我的身体没直接和水泥路面相撞。当时我一瞬间晕过去了,等再醒来时就看到周围一片花团锦簇,我躺在花海中央。那一刻,我以为自己真的已经到了天堂。这时事故的责任方哆哆嗦嗦走过来,摸了我一下问,小伙子,你没事吧?我当时浑身疼痛、到处流血,但我知道我没死。于是我就站起来,跟这个人去医院做了检查。”

  而这一飞,却让他理想和现实间的纠结,有了猛烈的清醒。李晨开始沉淀心智,思考和正视自己的人生。

  4  从紧张得说不出词  到兴奋得像离弦箭

  而这个低谷后的向上转折,终于到来了。“拍电视剧《十三格格》时,吕丽萍老师推荐我演男一号。那时,我已经有些日子没拍过戏了。忽然看到摄像机,脑子里一片空白,第一次感到莫名地紧张。只有三句话的台词,我说完第一句,后两句完全说不出来啦。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夸张。这对于以前的我来说,简直是太简单的事情。但你却在这个时候,出现这种问题!为了让自己度过这段心理紧张期,我就每天拿纸默写自己的台词,后来就慢慢找回了自信。随后的《危情24小时》,大家又开始慢慢关注到我。再后来,就是《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和《生死线》。其实拍《士兵突击》前,我始终觉得演戏是一个玩着就能做的事。但拍这个戏,让我恍悟演戏其实很难,需要调动的东西很多。于是,我经常琢磨怎么去演。康洪雷导演对我的整体表演,也做了一个系统修正。之后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我逐渐找到了演戏的状态,但还是隐隐觉得身体里的能量没有完全释放,还有一拳没有打出去。到了《生死线》的时候,我演的龙文章就像一只豹子,永远在跑,跑了八年。而我在戏里,也跑了6个月——170多天。那段时间,我几乎看遍了国内外所有狙击手题材的优秀影片。还从奥运射击比赛里找灵感,整整半年枪不离手,兴奋得像离弦的箭,拉紧之后使尽全身力气,发射!”

  5  喜获国际艾美奖提名  颁奖日恰逢李晨生日

  以李晨年轻时的极限运动经历,他的车技在演员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但他却一直苦于在演戏中找不到用武之地。而2008年的电视电影《极限救援》,却一下圆了他两个梦。“一个是把飞车和自己的演员职业联系在了一起;另一个,是演了一回英雄。每个男孩小时候都有大侠梦,渐渐长大后却发现原来我们都是普通人。可这个电视电影让我相信,只要内心不放弃坚持的信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超人!”

  而为了演绎这个英雄,李晨可是没少吃苦头。“我大部分的戏都是在车里完成的,一拍就是好几个小时。腰酸腿疼、脖子僵硬,最后都得靠工作人员把我抬出来!而且我们拍摄时,哈尔滨只有零下20摄氏度,不一会儿脸就冻僵了。每次说台词前都得使劲用手把脸拍热,要不都冻得张不开嘴!”

  而这部电视电影,带给李晨的收获,却并不仅仅是飞车和英雄梦。2009年,李晨凭借此片荣获第37届国际艾美奖最佳男主角提名,首创“亚洲之最”。“这个奖相当于电视界的奥斯卡,能够提名我已经觉得很惊讶了。也挺激动的,对我是一个肯定。艾美奖是世界级的,全世界600多部作品中只选出4个,确实挺不容易的。最先是影迷通知我的助手,他们在国外看BBC时知道的。后来,我就接到了《极限救援》制片人给我打的电话。他当时特别激动,说话语气都变了!呵呵,我们都挺高兴的,我也第一时间给导演孔笙打了电话,感谢他的这部作品。”

  而此奖项的颁奖日,恰逢李晨的31岁生日——2009年11月24日。虽然最终李晨未能获奖,但能被这一国际知名电视大奖提名,已经是他最好的生日礼物啦。

  6  首次做电视剧监制“秘诀是要脸皮厚”

  在前段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大家都知道李晨出演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吴狄;但很少有剧迷注意到,在这部剧的监制栏中,也同样写着李晨的名字。“在拍摄《士兵突击》时,陈思成就和我商量,几个兄弟一起拍部爱情戏,故事就以我们几个为原型。后来,陈思成在我家聊了一晚上,把大纲定下来后,就决定把写剧本和导演工作交给他,监制我上。然后我就开始在朋友圈子中找各种熟人,帮忙出演。因为资金紧,所以片酬很低,我只能厚着脸皮去跟人家说,呵呵。我还把自己的合同拿给朋友看,说你瞧,我自己就才这个价,干监制也一分钱不拿,就为圆梦。”

  如果说找演员,对第一次当监制的李晨来说,还算是与自己本职相对靠近的工作;那么拉赞助,对他而言,就完全是跨行的事啦。“我总结了一个秘诀,就是要脸皮厚。我当时给合作的每一个企业负责人和部门经理挨个打电话。如今,我们这个戏成功了,我想对他们亲口表示感谢,也想告诉他们,我们是真正为了梦想在做事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人才/教育 培训 留学 移民
   第B1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9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20版:人才/留学招聘
李晨 他的内心远比外表更“爷们”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B01李晨 他的内心远比外表更“爷们” 2012-04-15 2 2012年04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