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火灾时,如何获得自救?市政协委员张国恩把聚焦点放在并不十分受到重视的防护面罩上:“火灾逃生时,如果没有防护面具,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就会出现眼睛流泪、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人走不了两三层,就会窒息,即使临时用湿毛巾蒙住口鼻,眼睛仍被烟雾刺激、无法睁开。统计报告显示,火灾中因缺氧窒息和中毒死亡的,占总数的72.5%。
然而,目前的法律法规除了对高层旅馆有配备防烟面具的规定,对其他建筑和场所均无规定。另外,由于许多市民消防意识不强,一些配备了完善消防设施的建筑内,往往疏于管理,造成公共消防设施缺失、残缺、用品过期等。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张国恩与徐家华、张民权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市民提高消防自救意识,建议有关部门在现有及规划新建的居民住宅楼、办公商务楼及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尤其是各类高层建筑物内,根据建筑规划的人居比例,配置一定数量的防毒保护面具,用以突发事故时逃生自救。
市公安局在答复中表示,将以落实市、区(县)两级政府消防实事项目为契机,在全市20年以上房龄高层住宅中增配包括“消防自救式呼吸器”在内的消防设施和装具,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力争早日全面普及。同时在日常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将鼓励引导居民住宅、人员密集场所、办公楼等建筑物配置必要的逃生自救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