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文化艺术魅力
程功
  程功

  最近听了一次由沪港国际咨询集团“江南清韵”评弹沙龙主办的“吴文化赏析”讲座,主讲者是评话大师曹汉昌、吴君玉的高足周明华先生,他的演讲使我初识吴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获益匪浅。

  相传三千余年前,商周之际,位于今陕西歧山附近的周太王的大儿子泰伯(太伯)、二儿子仲雍为了顺应父王的意愿,主动让贤三次,把王位继承权给予了老三季历。泰伯、仲雍兄弟二人经长途跋涉,来到东南吴地,在太湖边的梅里(今无锡梅村)落脚,受到那时尚未开化的当地土著居民拥戴,建立了吴国,国号“句吴”。“吴泰伯”也成了吴国的开山鼻祖,由此诞生的“吴文化”以“温、良、恭、俭、让”而起步。泰伯在吴国推广养桑、养蚕、兴农耕、修水利,使吴国有了殷实的经济基础。

  从公元前514年,由伍子胥作为总设计师来建造姑苏都城,虽然历经朝代更迭、战乱纷争,苏州古城却依然保留着精致、玲珑、典雅和大气的特色。难怪乎苏州评弹团团部所在地光裕公所的神坛供祭的是吴文化的创始者吴泰伯,在每年正月二十四和十月初八,泰伯的生日和忌日,评弹老艺人都要隆重公祭。

  著名弹词演员徐惠新曾说,你在苏州街上漫步时要特别当心。说不定你在街旁长椅上一坐,就坐在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坐过的地方;你在小桥流水旁一立,就立在书画名家唐伯虎、祝枝山站过的地方。的确,苏州是文人荟萃、名流辈出之地。中国封建社会共出了600余个状元,苏州一地就占了54个。吴文化有如此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因此苏州园林才会那么精致,苏州评弹才会那么优雅,那么动听,这就不足为奇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九安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基金专版
   第A28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生活之友
   第B26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7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8版:地产新闻
由赏樱花踩兰花想到的
多面巧手杨忠明
古代官员买房难
上海老风俗紫砂壶
冬游漠河
野菜米糊
吴文化艺术魅力
今宵灯谜
三言两语记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吴文化艺术魅力 2012-05-03 2 2012年05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