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高校招办老师建议——~~~
高校招办老师建议——~~~
高校招办老师建议——~~~
     
2012年05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招办老师建议——
选专业别忘看兴趣父母不要太“关心”
本报记者 易蓉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沪上多所高校,各校招办老师提醒考生和家长应正确认识本科教育,结合考生兴趣选择专业类别。 

  本科  培养基本素质 

  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处处长、招生办主任闵辉提醒考生和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本科教育,“本科学习是为未来打基础,因此专业的选择应该结合兴趣选择大类,有时候一些基础性的专业也是不错的,可以到研究生阶段再向更细分的领域选择专业。”他举例说:“对经济类专业感兴趣的人,选择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都可以,但选择工科专业差距就大了。” 

  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魏景赋认为,通过综合素质提高,无论什么专业就业都不是难事,“本科阶段只要基本素质过关,很多门类的工作都可以承担。” 

  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陶正苏教授同样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在选择专业同时应该考虑考生的理想和人生规划,他建议考生应该更加主动利用好现有的渠道去了解感兴趣的院系和专业,除了通过高校和院系网站主页浏览以外,还可以直接打电话给院系,直接问问这些专业是“学什么的”、“干什么的”。 

  相对就业,招生老师们认为,专业特色、培养方案、高校氛围等因素是考生和家长值得了解的内容,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外,校园的文化和氛围同样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 

  家长  尽量减少干预 

  高考专家熊丙奇表示,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个学生有无强烈的专业兴趣,所读专业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这对大学学业发展有很大影响。高考中,有的学生为了上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上了大学,却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这就是典型的专业兴趣影响。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正确处理专业兴趣与大学学习的关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分析个人兴趣与相关学校专业是否相符。他强烈呼吁,尽管“望子成龙”、“爱子心切”,家长应尽量减少对孩子选择专业的干预。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1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2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3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直击高考
   第B19版:教育周刊/直击高考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8版:人才/招生招聘
“如果不学体”流行大学校园网
选专业别忘看兴趣父母不要太“关心”
广告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B17选专业别忘看兴趣父母不要太“关心” 2012-05-09 2 2012年05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