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他们可能是班上不起眼的“丑小鸭”,但是经过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三至四年的专业打磨,他们在求职和升学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方向。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校长李小华倡导,通过打通企业、学校、行业的界限,培养出“跨界”的、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企业智库走进校园
在商贸旅游学校,有一家“物流企业总裁俱乐部,上海航运交易所、罗宾逊物流、上港集团物流、上海畅联国际物流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汇聚在此,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订单式培养,借鉴企业培训课程外包模式,确保人才培养始终与标杆企业看齐。
这只是该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为了实现学生所学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零时差”,一个高端企业智库已经初具雏形。每学期,学校都会聘请20名左右的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实施全过程,使学校的专业课程更加贴近行业的需求。由杨怀远、马桂宁、郏芬芬、吴尔愉、王震等10名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上海市劳模组成的“劳模讲师团”,走进校园和学生畅谈职业理想、奋斗历程,还邀请学生实地体验岗位技能。
如今,学校与上海市政府机关服务中心、中国金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远物流有限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200多家知名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
帮助学生生涯导航
进入中职校之前,很多学生都曾因学科成绩不佳,失去了学习的快乐和信心。但李小华确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学校所做的就是放大他们的特长!”
学校推出了“补偿学分”制度,允许学生用动手操作成果、工作实践经历乃至社会服务经历,弥补文化课学分。同时,学校建立了“学生生涯发展服务系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所长。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全由各专业师生动手完成。每年一度的“商旅好人”评选由全校师生、家长共同评选,鼓励学生凭借点滴善举或执著进步,获得荣誉。
为了打造一座学生成才立交桥,商贸旅游学校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的培养模式。学生毕业时,除文凭外平均还可获得4至5张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行业员工等级证书等,旅游双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可获得7至8张证书。国际商务专业开展“雅思”教学和培训,更有免费国际交流的机会;空乘文秘专业外语教学由外教小班化教学,四类外语课程每周高达十几课时;文物鉴赏赴北京淘宝、茶艺社和评弹社赴法交流;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导游资格证,通过率位列全市各类大专院校第一名……所有的培训课程面对所有同学免费开放。
学校打通了原先的专业设置,分“商贸”和“旅游”两大类进行教学,并精选各专业最实用的基础课作为该大类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课。
仿真训练预演职场
虽然掌握一定职业技能,但面对工作环境中的突发情况、同事交往中的人际沟通问题,很多职场新人还是会手足无措。学校日前与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物流协会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一门崭新的“就业综合实训课程”为学生预演职场风云。这些课程是在企业培训课程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定制”而成,具有很强操作性。例如,东方航空公司培训中心的专业特色课程将在空港专业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前,助其“热身”;品牌营销专业则将和老凤祥等企业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打造高端艺术品、珠宝、黄金的营销人才。学校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营造了一个仿真的集物资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实验教学环境。
在商贸旅游学校,毕业年级的定岗实习将采取双重实习管理模式,部分班主任将全脱产、全程跟着学生下企业,管理和关心学生的实习情况,每月编写一则实习管理案例。在对学生实习的全程管理过程中,老师们了解了企业需求、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每学期还要撰写一篇市场调研报告。学生处老师将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飞行检查”,确保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