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洋泾实验小学组织家长志愿者成功治理上下学安全“顽症”~~~
洋泾实验小学组织家长志愿者成功治理上下学安全“顽症”~~~
洋泾实验小学组织家长志愿者成功治理上下学安全“顽症”~~~
洋泾实验小学组织家长志愿者成功治理上下学安全“顽症”~~~
     
2012年05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泾实验小学组织家长志愿者成功治理上下学安全“顽症”
这里的校门口静悄悄
■ 穿上橘色马甲,家长成了最得力的“校门协管员”
■ 拉起安全绳,家长接孩子变得井然有序 图片摄影均为 龚晓璎
  中小学上下学时段的校门口拥挤、堵车、人车混杂等现象,几乎成了一个“顽症”,有没有解决的良策?最近,洋泾实验小学通过家校合作,组织家长志愿者的方式,使得校门口原本人车混杂的情况得以大大改观。

  地处定水路、苗圃路交界处的洋泾实验小学,以前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高峰时段,接着孩子的小汽车、助动车、自行车,就会将校门外塞得满满的,步行的学生和家长只得从车流夹缝中穿行,险象环生。学校经过多次商议后,觉得只有家校携手,才能共筑平安校园。于是,向全体家长发出一封倡议信,就每日放学秩序问题与家长们坦诚进行了沟通。没想到,第二天就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大家不仅承诺将协同家人自觉遵守学校制度,文明接送孩子,更有许多家长积极报名参加维护校门秩序的志愿队,其中既有全职妈妈,也有热心爷爷奶奶,还有愿意轮休前来做义务服务的年轻爸妈。

  陈岩泉校长说,第一次的协调会议上,有六十多名家长跑到校门口现场讨论疏导方案,还排好了班并推选了每天的志愿者组长。第二天,家长们就买来了许多警示绳送到学校,2时30分,离放学还有一个小时,他们就早早地做起准备工作:身穿橘色的小马甲,手拿小红旗,挂着醒目的胸牌,手脚利索又是绑绳又是拉线,一会儿工夫,校门口就被规则地划分出“学生放学区”、“家长等候区”。组长们还根据实地情况,现场安排岗位。在他们的精心组织下,校门口的放学环境大为改善,原先停满校门一侧的机动车不见了,留下更多的空间给了接孩子的家长们;原先站满放学区域的家长们都耐心地站在线外等候;原先簇拥在校门口的家长在志愿者们的劝导下,也都不再你推我挤……在宽敞安全的环境下,孩子们终于能排着整齐的队伍出校门了,老师们也终于放下心,不再为学生的安全而忐忑不安了。

  “正是学校与家庭这股爱的合力,才能这么快、这么高效地解决问题。”陈校长说。  

  本报记者 王蔚   通讯员 龚晓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1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2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3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直击高考
   第B19版:教育周刊/直击高考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8版:人才/招生招聘
这里的校门口静悄悄
市青少年学生理财教育系列活动启动
建桥学院建校11年 无学生意外死亡事故
“国际生”从这里成功走向世界名校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家校互动B21这里的校门口静悄悄 2012-05-09 2 2012年05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