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后,即是“5·12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4年前的那一天,天崩地陷,瓦砾横飞,满目疮痍,在当地百姓、全国人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
4年后的今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国际友人的倾情援助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当地百姓的自强不息中,灾区创造了世界救灾史上的奇迹!
重建规划已完成99%
截至目前,四川省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9%,概算投资8658亿元已完成投资99.5%;地震灾区实现了“家家有房住”,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
“上海援建”获国际人居奖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记者先后五次到上海援建对口城市都江堰市采访,亲眼目睹了灾区的巨变,为之震撼。
上海在都江堰市总投资84.2亿元,先后派出了57支专业队伍,1.5万余名干部职工到都江堰市进行救援。经过两年多辛勤努力,于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全部援建项目。6.1万户农村住房、3.88万户城镇住房全面建成;完成65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重建;建成464个医疗、计生服务机构和站点,以及体育场、新闻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规划展览馆、社会福利院、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设施;援建了20万吨自来水厂及全长23.8公里的蒲虹公路等,使都江堰市的建设水平整体跨越二十年。上海援建的容家院子(村庄)还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国际人居范例”奖。
再访灾区记录美好生活
日前,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中国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百名党报总编走四川”活动在成都启动,17个省、市、自治区党报和都市报媒体的总编、记者参加了题为“灾后美好新家园内陆开放新高地”活动。本报记者参与其中,在灾区先后采访了重庆市援建的崇州市、上海市援建的都江堰市、江苏省援建的绵竹市、山东省援建的北川县、黑龙江省援建的剑阁县、浙江省援建的青川县等地震重灾县市,实地考察灾区基础设施重建、城镇重建、住房重建、产业重建、旅游重建、精神家园重建的巨大成就,记录了灾后美好新家园欣欣向荣的生活,感受了灾区人民深深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