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街上,摩托一度成为稀有之物。为了改善交通和大气环境,上海花了大成本实施“摩转汽”。我几位朋友都将摩托牌照换成了汽车牌照。至今还在玩摩托并持有上海牌照的,那不是一般车手,而是“高级车迷”。
但近两年,摩托又多起来,主要是外地牌照摩托车多了起来。我们小区有位老外,常年开一辆三轮摩托车,挂的就是外地牌照。在许多地段,外地牌照摩托成群结队,做的都是“短驳”生意。有次我在S20看到一辆外地货车,油布下盖着十几辆摩托,心想,外地摩托就是这样大量进上海的。
这跟上海的“摩转汽”完全不合拍。上海市民现在能买摩托车当交通工具吗?恐怕不提倡这样做。因为这对交通环保未必有好处。可现在大量外地摩托却在上海道路上飞驰,还做“黑车”生意,也不见有人管理禁行,这算怎么回事呢?一个池子既放水又进水,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吗?
特约撰稿 彭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