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搭乘神舟九号飞船的3名航天员在内蒙古安全着陆,刘洋也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航天任务的女宇航员。
时至今日,全世界已有57名女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其中,美国有46名,前苏联有3名,加拿大和日本各2名,英国、法国、韩国、中国各1名。这些不让须眉的巾帼构成了人类航天事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
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是前苏联的捷列什科娃,她出生于1937年3月6日,曾是一位拖拉机手,参加过跳伞俱乐部,后被选为航天员。1963年6月16日乘“东方6号”进入太空。
进入轨道后,她向地面空间站通报:“我是一只海鸥,我看到了地平线,这是一条美丽的蓝色的线条,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它是多么美丽呀!我在这里一切顺利。”并向太空发出问候:“你好,太空。”这次飞行打破了美国创下的所有纪录的总和,也是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巨大成功。
“东方6号”在轨道上运行了70小时50分钟,绕地球48圈。很多人还记得,1963年穿着宇航服安全着陆时的捷列什科娃照片,她微笑着在镜头前向人们挥手致意,全世界都为之欢呼……不过,全世界都被这张照片骗了!后来,捷列什科娃披露,那是她次日回到着陆地点补拍的英雄照,因为着陆当天,她不仅是以“倒栽葱”的姿势落地,而且以鼻子触地的方式晕了过去。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捷列什科娃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她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首位太空行走的女性:萨维茨卡娅
1948年8月,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生于莫斯科。许多人都说,萨维茨卡娅之所以对太空情有独钟,得益于她的父亲(曾担任空军元帅),但萨维茨卡娅表示,父亲与此无关。
萨维茨卡娅从小就想当一名飞行员,当她17岁时已完成500次跳伞,并创3项世界跳伞纪录。经过努力,萨维茨卡娅成为女试飞员,她努力学习飞机驾驶技术,不断创造歼击机飞行的高度和速度纪录。1970年,在英国举行的飞行特技世界锦标赛上,萨维茨卡娅获得冠军。到1980年,萨维茨卡娅已掌握20多种飞机的驾驶技术,创18项飞行纪录。当国家挑选女宇航员时,雅科夫列夫飞机设计局推荐了她。
1982年8月19日,萨维茨卡娅和两名男宇航员乘“联盟T-7”飞船进行了她的第一次太空飞行。7天后,萨维茨卡娅与两名男宇航员顺利返回地面。
1984年7月17日,萨维茨卡娅第二次飞向太空。此行的目的是到“礼炮7号”轨道站舱外进行试验性焊接工艺操作,首次实现了女子在太空行走。当时,萨维茨卡娅站在轨道站外的一个特殊踏板上,将双脚固定后,手拿一个体积为40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的工具,开始切割一块固定在样品板上的金属样品,然后把两块金属板焊在一起。与此同时,指挥员扎尼别科夫用摄影机拍摄了这一切,并向地面传送……萨维茨卡娅和扎尼别科夫在太空作业3小时39分钟,她在这一过程中体重减轻3公斤。7月29日,萨维茨卡娅安全返回地面。
萨维茨卡娅后来告诉记者,太空行走很危险,要防高温、低温,防X射线辐射,特别要防止焊接时熔化的金属液滴落到太空服上,否则太空服被烧出小洞,导致压力丧失,宇航员就会丧命。不久后,她与一位飞行员结了婚,并于1986年喜得贵子,当时,她已38岁。
美国首位女航天员:萨利·克里斯滕·赖德
1951年5月26日,赖德出生于加州洛杉矶,在圣菲南多山谷的恩辛诺近郊社区中长大。在学生时期,她不仅对科学有强烈兴趣,而且对网球运动情有独钟,很快成为有全国排名的少年球手。1968年,她进入宾夕法尼亚州斯活斯莫尔学院,1970年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和物理专业,三年后获双学士学位,1978年获物理学博士。
1978年至1979年,赖德任斯坦福大学助教、物理部研究人员、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候补宇航员,并接受宇航训练。1983年6月18日,赖德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成为美国进入太空的第一名女宇航员和美国最年轻的宇航员,也是世界上第三名进入宇宙的女宇航员。在这次飞行期间,她操纵机械臂,完成两颗通信卫星回收与施放。同年6月24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完成6天的飞行任务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空军基地着陆。
飞行结束后,大量的报道使赖德一下子成为女性在社会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公认代表。
欧洲第一女太空人:克洛迪·艾涅尔
克洛迪·艾涅尔1957年出生在法国的勒克勒佐,原名安德列·德埃。她从小就表现出了对航天和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大学毕业后,她偶然看到法国航天研究中心的招聘启事,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之后,艾涅尔从近千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7名入选者中的唯一女性。1985年,艾涅尔成为航天研究中心的一员。
1989年到1992年,艾涅尔开始为其他宇航员上天做准备工作,并负责名为“生命的科学”试验的协调工作。1996年,她以科学家的身份乘坐俄“联盟TM-24”号飞船飞抵当时的“和平”号空间站,考察了16天。在国家航天研究中心,艾涅尔认识了负责人同时也是宇航员的皮埃尔,共同的追求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1996年,艾涅尔和丈夫共同进入“和平”号空间站。1999年,为了再次和皮埃尔一同登上“和平”号工作,艾涅尔接受了一系列严格的训练。艾涅尔夫妻这次的任务是乘坐“联盟”号飞船到达“和平”号,皮埃尔将在“和平”号上工作6个月,期间他要完成太空行走,而艾涅尔将作为替补。在皮埃尔进行飞船外行走时,艾涅尔还要担负起“联盟”号飞船的指挥任务。
艾涅尔凭着不懈努力,成为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欧洲女性,有“欧洲第一女太空人”之称。
为航天事业献身的女航天员:麦考利夫
克里斯塔·麦考利夫1948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成长于马萨诸塞州的弗雷明汉,毕业于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她曾是一位很有名望的社会学教师。为陪同丈夫到乔治敦大学法学院读书,麦考利夫移居华盛顿,开始在中学教授美国历史和社会研究课程。
麦考利夫的命运在1984年发生转变,里根总统宣布,美国首位平民宇航员将是一名教师,可以在太空与学生交流。这个决定吸引了麦考利夫。最后,她从1.1万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1985年7月,麦考利夫被指定参加“挑战者”号第10次飞行。一名历史教师,将亲自创造历史,谱写光辉的历史篇章,实在令人神往。1986年1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时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肃穆地矗立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当时天气极冷,气温在零下5℃,发射台上积了冰。
在推迟发射5次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终于升空。然而,升空73秒后,佛罗里达州上空爆出一团火球,火球带走了麦考利夫和其他6名宇航员的生命。麦考利夫成为首位为载人航天事业献身的女性非职业航天员。
首位航天飞机女机长 艾琳·柯林斯
1995年2月2日,美国宇航员艾琳·柯林斯,驾驶“发现”号航天飞机冲上云霄。此行历时198小时29分钟,其间,身兼驾驶与副指令长等职的柯林斯和她的同事们完成了与俄罗斯空间站对接和太空行走。1998年,NASA任命她为航天飞机机长,实现女性在这一位置上“零的突破”。
1999年,已经做了妈妈的柯林斯第三次进入太空,并首次担任“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指令长,成为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指令长。那次任务中,宇航员们遇到了许多麻烦,如:主电脑失效、引擎喷嘴导管破裂导致氢燃料泄漏、引擎内螺栓松脱等。柯林斯凭借高超技巧和沉着指挥化险为夷。
在2005年的太空之旅中,“艺高人胆大”的柯林斯驾驶隔热瓦受损的“发现”号在太空中来了一个“转体后空翻”,技惊世人。在她发回的“太空短信”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回头观看美丽的行星、再注视前方未知的宇宙时,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感到探索太空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