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茶”
“现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金骏眉’,基本上都是假的。”茶商们基本上都会这么直言相告。
其实“金骏眉”的诞生,就是一个噱头。它和正山小种一样,都是由武夷山桐木关本山茶青制成,工艺相近,只不过“金骏眉”全部采的是芽头。由于产量极低,炒作热,最夸张的时候,卖到每斤3万都有。谁让成功人士,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有位茶商朋友曾经拿出六袋假金骏眉样品,教记者如何鉴别。这些样品,都是厂家送来代销的。正宗的“金骏眉”,至少应该条索匀称紧结,黑色居多,略带一点金黄,承受得住100度的水温。而这六袋中,最高仿者,市面上也能卖出1万多元一斤。如果通体金黄,顶着一身绒毛,喝到口里单一的“地瓜味”,那就是变形最不成功的“六耳猕猴”了,两百元即可拿下。
在“马甲家族”里,假“金骏眉”是最有出息的,连“坦洋功夫”、“白琳工夫”都要顶着“金骏眉”的名号才方便招摇过市。更不用说,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这些被假冒的“老前辈”了。
品茶之人,谁敢称没有喝过“学费茶”?更有茶友疾呼:“茶叶江湖太混乱了。我们现在已经不追求什么古树纯料、高山手采,仅仅要求喝的茶是‘真茶’,是什么品种就是什么品种,是哪个等级就是哪个等级,但是求真在当今中国恰恰最难实现。”
“美容茶”
在“马连道”买茶,如果被看出是“棒槌”,说不定还能有幸一遇“美容茶”。这是比较下作的茶商使的手段。绿茶的陈茶不好卖,那就来点染料,旧貌展新颜。这类茶用玻璃杯沏上,茶汤浑浊。而且多泡一会儿把茶倒掉,杯壁还会留下一圈绿痕。
一位相熟的安溪茶商则提醒记者,选购茉莉花茶也要留个心眼。为了让茶叶显毫,同时增加分量,有人往里添加石灰粉。如果看见白毫明显、貌似品质上乘的茉莉花茶,一定要坚持现场试泡,如果发现茶汤变成白色或有白色沉淀,恭喜你:中奖了!
“香精茶”
再举一例,还是茉莉花。
老北京最喜欢一大早,就来一壶酽酽的茉莉花茶,能从早喝到晚。不过现在随便去茶叶店来一包,很可能闻着香,一泡就没啥味道了。
当年没能销完的陈茶,不可避免的花香会降一点。谁肯真拿鲜花再去重新窨一下?茉莉香型的香精,就成为商家手中的“保鲜剂”。“香精茶”,开水一泡就没味道了。
在咖啡馆中,酒水单上备受女士欢迎的还有“人参乌龙”、“桂花乌龙”。曾有朋友反映说:“两年前在黄山宏村买的桂花乌龙,香飘满屋,老板说是与桂树同生而成,我怀疑是添加香精。”到“马连道”茶商朋友那里转了转,我肯定了她的猜测。
“人参乌龙”是从台湾那边传过来的。实际上这东西在规矩茶商眼中甚至不是茶:“西洋参多贵,怎么可能往里放,都是用甘草粉勾兑一下。茶底也是低档茶,甚至垃圾茶。”
“垃圾茶”
凡是懂茶的朋友,不在饭店点茶。如果要求必须点茶,也是自备茶叶。一般饭店进的茶,比如铁观音,都是一斤几十元的。但在酒水单上,最便宜的茶一壶也要几十元,一壶茶,最多放10克茶叶。至于饭店免费供应的“餐前茶”,里面大多是筛下来的边角料,几块钱一斤,堪称真正的“垃圾”。
(张襦心)
(更多内容详见新一期《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