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扩容太快了吗?
很多人将A股跌跌不休怪罪于扩容太快,是不是这样?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沪深股市至今不过20多年历史,在全球证券市场中属于一个年轻的市场,其实,前15年市值增长并不快。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到1997年,中国A股的总市值才跨上万亿大关的台阶,直到2005年,沪深股市在这15年里,总市值基本上没有突破过5万亿元大关。在全球证券市场中,只能算一个迷你型的小市场,即使与新兴市场比,排名也非常靠后。当时评论中国A股市场常用的一句话是:所有中国A股加起来的市值,抵不上一只微软股票。
2006年之后,情况发生巨大变化。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展开,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启动,沪深股市迎来一批大盘蓝筹股。随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这些以前无法想象的大盘股在A股上市,中国A股的总市值像火箭发射一般高速增长,开始了“三级跳”历程。2007年1月,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07年8月,总市值首度超过20万亿元;2007年11月5日随着中国石油高价上市,A股总市值突破40万亿元。
与中国经济地位吻合
虽然2006年至2007年是总市值增长最快的两年,但投资者并没有怨言,因为这两年股价大幅上涨。此后,尽管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很多,目前沪深两市挂牌的A股接近2500只,但总市值并没有怎么增长,因为上市的以小盘股居多,相反,由于股市一路下跌,总市值反而是大幅缩水,昨天两市总市值为22万亿元,与2007年11月的峰值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
当然,20年来A股市场总市值增长到目前的20万亿元以上,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沪深股市的市值排名,从微不足道已经上升到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就总市值这个指标而言,中国已经是一个资本大国了。
但是,A股总市值快速增长与中国经济规模增大是一致的。中国的GDP,也是在这20年里快速增长,如今已是全球第二,作为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的国家,拥有一个总市值全球第三的资本市场,实在也是相匹配的。试想,如果倒退回去,目前沪深股市的总市值还停留在5万亿元,中国的大型企业都不在沪深股市上市,那么,与GDP世界第二的中国经济相吻合吗?
投资者结构没有变化
实际上,就股市市值与GDP占比来看,中国A股市场是偏低的,美国2011年的GDP为15.09万亿美元,而美国股市总市值在今年5月底为16.68万亿美元,股票市值与GDP相比也就是证券化率,美国证券化率为110%。而中国A股市场目前的总市值大约是GDP的一半,证券化率只有50%左右。
因此,沪深股市目前的总市值与中国经济规模相比,并没有什么问题,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不是导致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问题出在投资者队伍的结构,沪深股市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散户市场,20年来市值大幅增长,但这个结构没有改变,机构投资者没有跟随股票市值同步增长,目前A股市场依然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全球主要股市均是机构投资者为主。A股市场由于缺乏机构投资者,才出现了种种问题。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