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多岁的陈金财家里靠种植花卉苗木为生,两个子女在外务工。普通农民买车,这在十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十年过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汽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国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数千万普通中国家庭提前圆了家庭轿车梦。
汽车消费的演变只是十年来中国国内市场蓬勃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国内市场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由2002年的刚刚超过4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突破18万亿元。
十年来,以体现提升生活质量的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
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底增长20.1倍;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长8.9倍;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
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
十年来,随着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增幅的差距不断缩小。
“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据商务部预测,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32万亿元,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将居世界前列。
新华社记者 雷敏
(据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