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西北的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里寿星璀殩,按百岁人口分布率居全球之首,国际自然医学会颁发唯一的“世界长寿之乡”证书。巴马人长寿探秘有诸多因素,此中,心平气和是良好的基础,更是心理上一个内在的、主要的因素。
宜人的自然环境,健康的绿色食品,以及和谐的社会氛围,对于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然而,人的健康长寿,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的心理素质。心平气和大大有利于人的养身、养心、养情,养性、养趣的实践,也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不久前,笔者来到巴马的巴盘长寿村,寻访了114岁(我国最长者之一)的黄卜新老人。他精神矍铄,腿脚利索,不用拐杖,正巧,同事郭总向他买书,掏出一张五十元,他拿来一本20元的《寿星璀璨》,找零30元。当看到又递上30元时,他思维敏捷,会意地将60元的《巴马长寿研究50年文献选编》递上,同时,翻开首页,刚劲有力地签书留念,还十分逗人地摸摸我们的头,说声给你带来祈福和健康。这一言一行的心态,也折射出老人平凡而独到的长寿奥秘。
这位寿星说:“心平则气和,气和则常乐啊!”老人的豁达大度,不凶不贪,特别是“烦恼时找乐,平和中处事”的好心态,正是人生的启迪。
心平气和是巴马人良好的性格。体现在朴实厚德的文化习俗、团结友爱的快乐心境、与世无争的处事风格、热情好客的博大胸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保持着从容谦和、不骄不躁、与人为善、知足常乐等良好的心态。采访中,老人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平气和就是要养成修心养性,德行高洁的习惯,每个人每天都有心态、心境、心思、心机、心扉、心怀等等的感情和情绪,遇事心理平衡,才能健脑健心,最终达到心态良好,促进身体健康,有助于延年益寿。清光绪皇帝以“惟仁者寿”垂视巴马。清嘉庆皇帝给142岁的巴马瑶族老人蓝祥赐贺寿诗中有句“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老聃”。这些史料说明和睦相处,和谐家庭,寿冠古今,人脉源长,正是巴马长寿的底色和鲜明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