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被定义为“新生代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1.7%,占全国职工总数近一半。
安徽省合肥市十多名人大代表对该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这个群体还有着许多与父辈不同的特征: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最重要的是,他们大多已经没有了安居故土的技能:80%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不会干农活,38%的人从来没有务农经验。清华大学“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课题组一项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44%的人完全没有务农经历。安徽省人大代表的调查还显示,省内超九成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留在城市,57%的被调查者希望在城市定居,而前述清华大学课题组的调查数字为58.4%。
今年7月5日首届全国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研讨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长保介绍,超过六成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务工的城市缺乏归属感。“没有合适住房”“子女入托入学难,费用太高”“家庭收入偏低”和“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新生代的农民工普遍存在这些融入障碍。
安徽省团委课题组2010年对全国多个省市调查、于2011年形成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研究报告》中显示,有36.5%的人感到得不到尊重,37.2%的人出现过痛苦失望,9.7%的人有过愤怒报复心理。
不少专家认为,培育和吸引新一代农民经营农业,吸引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从事农业活动,国家政策要大力鼓励支持农村培训,才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不会农活、回乡没事干的尴尬。
(王佳逸 赵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