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文版音乐剧《猫》制作巧妙嵌入“中国元素”
~~~——中文版音乐剧《猫》制作巧妙嵌入“中国元素”
~~~——中文版音乐剧《猫》制作巧妙嵌入“中国元素”
~~~——中文版音乐剧《猫》制作巧妙嵌入“中国元素”
~~~——中文版音乐剧《猫》制作巧妙嵌入“中国元素”
~~~——中文版音乐剧《猫》制作巧妙嵌入“中国元素”
     
2012年07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绣和饼干盒加入“垃圾场”
——中文版音乐剧《猫》制作巧妙嵌入“中国元素”
杨建国
■经典音乐剧《猫》曾在沪演出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9年前《猫》在上海大剧院的中国首演,虽然被欧美音乐剧界人士视作演艺大事,但因为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尽管观众不少,社会反响却显得有点冷清。这次《猫》穿上中文版的外衣重返上海大剧院,从电视、报刊、广播、网络、广告等各种渠道传出的信息铺天盖地,颇有“未演先热”之势。记者昨天从制作方了解到,离8月17日的首场演出已不到一个月,这部将在沪连演61场的音乐剧,第一阶段已有七成门票各归其主。庞大繁杂的制作排演过程,也已接近尾声。

  翻来覆去译唱词

  以中文版形式呈现经典音乐剧的精彩,如何翻译唱词对白,毫无疑问是《猫》能否本土化的关键环节。与去年的《妈妈咪呀!》不一样,《猫》的歌词根据出生于美国、生活在英国的诗人艾略特的诗集创作而成,如果说《妈妈咪呀!》采用的ABBA乐队歌曲以情感为主线的话,《猫》的唱词则在鲜明的情感形象之中,还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寓意,而且,译词语言必须对应每一只猫的性格特征,与诗歌一样音韵优美、节奏流畅。好在《猫》不再采用聘人单独翻译的方式,而是组织了由10多位专家、爱好者、大学生等参与的团队,以提高效率。

  中文唱词本来很快就完成了初稿,但是,拥有版权的英国真正好公司要求,译好的中文唱词,还要重新翻译回英文进行对照,以确保原意不走样。制作方的马先生告诉说:“20多首歌的唱词,翻过来,译回去,如果不是一个团队在运行,真不知道要折腾多长时间?好在英方逐字逐句鉴定后,表示非常满意,我们才放下心来。”

  舞美设计有新意

  一群猫在庞大的垃圾场里蹦跃蹿跳,工业化时代的生活废物堆中飞扬的歌声,唱出的是勇敢的自我否定和灵魂升华的期望。在任何国家演出的《猫》,舞台上的“垃圾场”均由标准规格的部件拼装而成,在上海也一样。废轮胎、消防水带、破皮箱、锈铁管……这些普普通通的废弃物,融入了英国舞美设计师的创意,力图营造与生命力旺盛的猫群形成强烈对比的效果。

  《猫》既然要穿上中文版的外衣落户中国,在唱词中难以有所作为,“垃圾场”倒是可以搞些“花头”。经过社会征集,各种建议载着市民们的生活情趣,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画着嫦娥奔月的饼干盒、桃红柳绿的旧双面苏绣、边角磨损的《十万个为什么》等等,陆续被送到了制作工场。当然,原件无法直接被“安装”到“垃圾场”上,还需要舞美师放大3倍后精心仿制,才能真正成为“垃圾”。英方导演乔安看到这些她并不熟悉的仿制品后,倒是感到很新奇:“这个庞大的垃圾场,居然有了与众不同的‘中国元素’。”

  作品贴近年轻人

  乔安是《猫》在1981年首演时的舞蹈编导,30年来,参与了这部音乐剧15个语言版本的制作。这次领衔导演中文版《猫》,一开始她认为无论对她还是对《猫》,都是一次充满了未知元素的挑战。排练场上,她是一位严厉的指导,对演员的每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神态都会提出一丝不苟的要求;排练场下,她与大家一起相处,吃饭、逛街、闲聊,话题大多围绕着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兴趣和爱好。不经意间,有人发现她休息时经常在读的书,是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现代中国导论》。她解释道:“当初《猫》在创作排练时,安德鲁·韦伯就非常注重该剧能反映英国社会年轻阶层的状态。如果一部戏剧的内容主题与观众毫无关系,也就不可能成功。现在《猫》改成中文版,当然也要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尽可能贴近中国社会的现实状态。”目前,剧组的排练渐趋成熟,乔安也向中方制作团队和演员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一起来创作,让中国观众能会心地笑、产生亲切的联想、得到源自内心的启发。” 资深记者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中国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国际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天
   第A29版: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天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品牌透视
   第A32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地产新闻
   第B21版:地产新闻
   第B22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3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上海价值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上海价值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第B41版:新民楼市
   第B42版:新民楼市
   第B43版:新民楼市
   第B44版:新民楼市
   第B45版:新民楼市
   第B46版:新民楼市
   第B47版:新民楼市
   第B48版:新民楼市
苏绣和饼干盒加入“垃圾场”
交响乐现代舞构成强劲旋律
陈丹燕“阅历三部曲”今首发
半个世纪光影路 新老佳作汇一堂
上海音乐厅本周六集中发售公益票
朵云轩周末为公众免费鉴定艺术品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6苏绣和饼干盒加入“垃圾场” 2012-07-26 2 2012年07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