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素 开创我国冠脉外科崭新时代
所谓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取一段位于腿部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其他血管,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病变的远端之间搭桥,使主动脉的血液通过移植的血管供应到冠状动脉的远端,以恢复相应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解除心绞痛症状。简单地说,就是在冠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达远端。
肖明第教授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投身到心脏外科事业中来,当他得知世界第一台心脏搭桥手术成功的消息之后,兴奋不已。怀揣着期盼、梦想与坚持,他立即把自己埋入了实验室,潜心研究冠脉搭桥技术,终于成为当时中国少数几位可以完成冠脉搭桥手术的医生之一。
前景广阔 冠脉搭桥优势不可替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面世,心脏外科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人认为冠脉搭桥手术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肖明第教授看来,搭桥手术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介入治疗虽然可以用较小的创伤开通患者冠脉血管,可再狭窄率一直是介入治疗技术的软肋。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放置普通支架,半年的再狭窄率为30%左右,而心脏搭桥手术,就不用过多担心再狭窄的问题。另外,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合做支架治疗,部分病变部位由于血管结构复杂,无法放入支架,而且风险大。事实上,对于复杂病变,外科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最佳选择。
用“立竿见影”形容搭桥手术的术后效果很贴切,许多患者在接受冠脉搭桥手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一周后便能走出家门,术后1~2个月就能上班。
三度创业 旬银发医生壮心不已
在北京阜外医院工作的30多年时间里,肖明第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主任,一步步提升,他凭借着对心脏外科的热情以及对作为一名医生的社会责任,通过努力,不断积累,将心脏外科进行巩固与发展。
2009年,适逢国家医疗政策的调整,鼓励社会力量办医,肖明第受到了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热情邀请。此时肖明第教授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然想对我国心脏外科事业多做点贡献,于是他离开北京来到上海,成为远大心胸医院的院长兼心脏外科中心主任。院方也不遗余力地给他提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短短两年时间内,医院连续获得徐汇区、上海市两级卫生系统颁发的社会医疗机构优势专科称号。
2011年底,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获得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这个国家级荣誉既是对医院实力的认可,也是对这位已年过七旬老人的肯定。
不停跳搭桥术 再攀心脏外科医学高峰
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搭桥手术不用切开胸骨就能完成。因此,冠脉搭桥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此肖明第教授深信不疑。他带领的团队目前正致力于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的发展。
相比传统的停跳搭桥,不停跳搭桥更具优势。首先,不停跳搭桥术利用特殊的装置把需要吻合的地方固定起来,使吻合口处在相对静止状态进行吻合,这就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风险相对较低,可减少许多并发症。另外,不停跳搭桥术规避了体外循环的打击。如果手术成功,术后病人的恢复是非常理想的,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缺血症状消失,而且远期效果大于内科的保守治疗或是安支架。
面对任重道远的心外科事业,肖明第教授表达了出人意料的信心,通过远大国际心胸专家俱乐部(IMCSC)这个平台,已有十多名国内著名心胸疾病诊疗专家以各种形式与医院开展深度交流,为医疗技术研发中的疑难问题献计献策。众人拾柴火焰高,肖院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享受到崭新的心脏外科微创时代带来的福音了。